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袁阀 > 3

3

3 (第2/2页)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齐王袁熙平定天下的写照;“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这是晋王袁熙的威武形象;我们可以认为,晋人诗中的秦王就是晋太宗宣武帝袁熙和。袁熙是一个天生奇才。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15岁的袁熙这颗中国历史上的灿烂明星初露峥嵘。
  
  15岁的袁熙已经长成了一个身材精壮的少年。他不但成了一个军事指挥官,而且在政治上也越来越成熟。
  
  袁熙看到汉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大有一夜之间倾覆之势,因此在内心深处已经立下大志,要救百姓于水火。
  
  后来,袁熙回忆起当时的生活情况说:“我在洛阳最后的一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喜欢和大家聚在一起,谈论一些事情,玩一玩游戏。”
  
  当时,袁熙结交了很多朋友,大多都是豪杰之士,有出身高贵的,也有流浪江湖的。例如,很有才华的杨修,他是侍中杨彪之子,很有军略的皇甫郦,他是左将军皇甫嵩从子,很重感情的曹昂,他是典军校尉曹操之子,袁熙和他们交情很深,彼此都很敬重。
  
  表兄高柔来到了洛阳,和袁熙一见如故,二人结成好朋友,感情十分好,“出则同骑,入则同卧”。还有一个人叫王凌,党固解禁后随叔父王允来到洛阳。他和袁熙有点过节,所以对袁熙不太相信。
  
  但是袁熙对王凌却是心无芥蒂,坦然地对待他,礼节十分周到,而且把他视为知己,就连自己的卧室也让他随便出入。王凌非常感激袁熙的这种知遇之恩,所以倾心相交,二人也成了好朋友。
  
  袁熙在洛阳的活动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时任袁绍谋士的许攸。许攸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有才干谋略,于汉末时任袁绍谋士后就注意观察天下大势,准备投靠有雄才伟略的“真命天子”。
  
  袁绍到洛阳出任中军校尉,许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认为袁绍心怀“四方之志”,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于是和袁绍进行交往,逐渐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许攸在与袁绍的交往中,又发现袁绍之子袁熙虽然年仅十五,但其见识和才能却非同龄人可比。
  
  他经过仔细观察,认为袁熙必定能成就大事,因而对右军校尉淳于琼说:“袁熙非常人也。宽容大度类似于汉高祖,英明神武同于汉世祖,他年纪虽然轻,却有天纵之才。”于是许攸、淳于琼暗中助力袁熙,袁熙因此在此后的夺嫡之争中取得先手。
  
  中平五年(188)二月开始,中原黄巾余部纷纷起事。二月,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镇)起事,攻略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四月,汝南郡(今河南平舆北)葛陂(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北)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十月,青州(今山东淄博)、徐州(今山东郯城)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十一月,汉廷派遣下军校尉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次年二月以征战无功下狱死。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中平五年(188)三月,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书灵帝,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刺史本为监察官。东汉以来,渐向地方行政官转化,拥有一州军政大机,灵帝为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遂从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并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于是,州牧成于居于郡之上和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权,职位甚重。从此州牧各据一方,形同割据政权。这种状况最终演化成为汉末诸侯割据分争的局面。
  
  中平五年(188)八月,汉廷在西园成立统帅部,组织起一支新军。新军统帅部共设八校尉: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其中上军校尉何进也要听蹇硕指挥。上军校尉蹇硕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中平五年(188),巴郡(今四川重庆北嘉陵江北岸)黄巾军起,巴郡板楯蛮乘势再起,攻打郡县,抄略城邑。汉廷派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率军进讨,随即将板楯蛮平定。
  
  中平五年(188)六月,益州(今四川成都)百姓马相、赵祗等于绵竹(今属四川)起兵,自称黄巾,杀益州刺史却俭,进攻巴郡(今四川重庆北嘉陵江北岸)、犍为郡(今四川彭山东)。一月之间,攻略三郡,马相自称天子,有兵数万人。益州从事贾龙集聚州郡兵进讨,马相军很快失败。
  
  中平五年(188),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刺史王芬、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许攸、沛国(今安徽濉县西北)人周旌等见天象不利于宦者,准备尽诛宦官,废掉汉灵帝,改立汉宗室合肥侯为帝。
  
  于是,王芬等边结豪杰,预作准备,曾连结曹操(魏太祖),曹操认为时机未到,不可轻动。回信拒绝。不久,灵帝欲北巡间(今河北献县东南)旧宅,王芬等准备乘机发难,乃止书诡称黑山军攻劫郡县,求起兵进讨。
  
  这时,太史认为天时不利,“不宜北行”。灵帝遂止,并敕王芬罢兵,随之又征王芬入朝。王芬惧事败露,自杀身死。
  
  中平六年(189)二月,春季,王国的部队疲惫不堪,解围撤退。皇甫嵩下令进军追击,董卓说:“不行。兵法上说:‘穷寇勿迫,归众勿追。’”皇甫嵩说:“不然,以前我们不进攻,是躲避他们的锐气;如今发动进攻,是等到他们士气已经低落。我们目前所攻击的是疲惫之师,而不是‘归众’;王国的部队正要逃走,已无斗志,并不是‘穷寇’。”
  
  于是皇甫嵩独自率军进击,命令董卓作后援。皇甫嵩边连续进攻,大获全胜,斩杀一万多人。董卓大为羞惭恼恨,从此与皇甫嵩结下仇恨。
  
  后来灵帝病重,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不肯奉命。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
  
  皇甫嵩说:“董卓不听命虽然有罪,但我专诛也是有责的。不如正大光明地上奏,让朝廷处理此事。”于是将此事上奏,朝廷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更增怨恨。
  
  韩遂等人共同废掉王国的首领地位,胁迫前信都县令汉阳人阎忠担任首领,统率各部。阎忠病死,韩遂等人逐渐争权夺利,继而互相攻杀,于是势力逐渐衰弱。
  
  幽州牧刘虞到任后,派使臣到鲜卑部落去,告诉他们利害,责令他们斩送张举和张纯的人头,悬以重赏。丘力居等听说刘虞来到幽州,都很高兴,各派翻译来晋见刘虞,自动归降。
  
  张举、张纯逃到塞外,所余部下全都投降或逃散。刘虞上奏,请求将征集的各部队全部遣散,只留下降虏校尉公孙瓒,率领步、骑兵一万人,驻扎在右北平。
  
  三月,张纯的门客王政刺杀张纯,带张纯的人头去见刘虞。公孙瓒决心用武力消灭乌桓部落,而刘虞想用恩德和信义来招降他们,因此两人之间产生矛盾。
  
  东汉一代在继承西汉的军事体制基础上做出了不小的调整,特别是在中央禁军的编制和兵员的招募方式上。汉末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各方势力的军制都有不同的变化,这里简单列举一些军队一般情况下的构成编制。
  
  东汉军队为部曲为基本单位,每曲500人,二曲1000人为部,二五制。部上设营编制为5000人,二营为军。曲下设5屯,每屯100人,屯下设2队,队下什和伍。
  
  汉代军职: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
  
  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
  
  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中平六年(189)正月,洛阳,袁家府邸。
  
  庭院中矗立着一位华服少年,十四五岁的样子,他负手而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不久,从正门进来一位三十几许的男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恕罪,恕罪,显奕侄儿,我来迟了,大将军府刚议事完也就过来了,哈哈”说话的这人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字子远。
  
  而那华服少年则是袁绍之子袁熙。“不迟,不迟,世叔莫怪,当是小侄不是。”袁熙一边赔不是一边递给许攸一块翡翠,许攸微微一笑也不推辞,随即说道“大将军府议事,大将军等人打算诛杀宦官,不过众人并未谈妥,不过有人打算召集地方军队清君侧。”
  
  许攸顿了一顿,许攸因为身为谋士,旁观者清认为当下只有起兵才是唯一出路,所以决心试探袁熙,他叹息说道:“眼看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唉,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啊?”
  
  只见袁熙挥手打断道“要想天下太平,就必须能人出世,拯救天下百姓!”许攸不置可否微微一笑问道:“如此乱世,到哪里去找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那样的能人呢?”袁熙不虞有他说道:“怎么能说没有汉高祖、光武帝呢?恐怕是没有人识才罢了!许世叔须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许攸笑道:“我自以为是个伯乐,你是一匹千里马,我来相相你,不知你是否情愿?”两人志同道合,于是秘密商议起来。
  
  通过这袁熙院中倾心交谈,袁熙与许攸结为密友成为忘年之交。在袁绍鼎定河北后,许攸担任谋主近臣,地位仅次于淳于琼。
  
  当郭图、辛评成为大公子袁谭的强有力支柱时,许攸则与淳于琼、等暗中或明或暗共同支持袁熙,使袁熙在与大公子袁谭的夺权斗争中有了坚定的拥护者。
  
  这一条路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它需要一个团体需要一个势力相互推动相互成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