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兴汉室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

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

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 (第1/2页)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荀子非相
  
  建安元年四月初七。
  
  扬州,寿春。
  
  作为楚国故都,江淮重镇,城门城处几乎天天都是如织,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只是仔细看去,却会发现城下涌入的无不是衣衫褴褛的流民、或是神色忧戚的车队。
  
  在城门楼上,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凭栏而立,看着底下不断涌入的人群,他皱了皱眉,说道:“这些人都是自打徐州来的?”
  
  一个身材短小的中年文士在旁说道:“谨诺,彼等大都是从下邳国的难民。”
  
  “下邳国乱至今未平?”华服男子微微讶然,侧首看了过来,面带讥笑:“元龙非龙啊!枉费这陈汉瑜对他这独子寄予厚望,连二儿子都不在乎了,到头来,也未见得这陈登有何能耐。”
  
  这华服男子正是后将军、领扬州牧袁术,他身边的那人是主簿阎象。袁术久有异志,在率兵来淮的时候,便有并吞徐、扬之心。
  
  下邳陈珪与袁术俱为公族子孙,年轻时曾与交游。念在往日的情面,以及下邳陈氏在徐州的影响力,袁术为了示好,最初曾任命陈珪的从兄陈瑀为扬州刺史。谁知陈瑀既领州郡以后,去年见袁术被曹操、朱灵等人打败,便立即倒戈,不肯接纳袁术入城,后为袁术所攻走。
  
  尽管遭受过陈氏的背叛,袁术仍不改交好之意,甚至还写信与陈珪,想与对方共谋大事。哪知被陈珪严词拒绝,丝毫不在乎他的次子陈应在袁术手上的死活在袁术看来,陈珪之所以不在乎陈应,除了不肯营私废公以外,很大原因是看在陈应庶出无才,比不得陈登沈深大略,所以宁可弃子。
  
  此时见底下乱糟糟的一伙来自下邳等地的乱民,袁术当即判断这是陈登虚有其表、好友陈珪糊涂昏聩的表现。
  
  看袁术一脸得意,阎象眨了眨眼,轻声问道:“属下听闻徐州陶恭祖病笃,将不绝于人世,徐州大乱在即,君侯不妨早做打算。”
  
  袁术听罢,先不说其他,冷笑道:“看来幼主辟了华元化,是要了陶恭祖的命!”
  
  陶谦今年已有六十三岁,本是年老多病的时候,又因为开罪了曹操,致使徐州遭屠,于是心忧成疾,幸赖有陈珪与华佗相善,得以延缓寿命,使元气渐次恢复。按华佗的话说,只要接下来不再心忧,在华佗的亲手救治下就可痊愈。可谁知曹操虽然转攻泰山贼,不再进犯徐州、华佗却被朝廷征辟走了。
  
  阎象笑了笑,只好顺着袁术的话往下说道:“君侯睿鉴,属下听闻,陶恭祖本来还不欲放归华佗,故意隐瞒其人行踪。最后不知如何,还是为王端所知,严令催促,陶恭祖无奈其何,遂不得已而任其去留。”
  
  袁术大为摇头,直言不讳的说出其中辛密:“此番入朝,我看多半是有人在背后抬举,不然区区医者,幼主何以知其姓字?还有这陶恭祖堂堂州牧,连个人都藏不住,事后竟还怕王端这个小儿或者是根本就不信华元化能治好他的病,又不想因强留一人,而与下邳陈氏继续交恶。”
  
  阎象脸上露出钦佩的神色,边奉承边补充说道:“到底是君侯灼见,陶恭祖任职以来,亲任阙宣、曹宏等谗慝之流,以致徐州刑政失和,良善之家多被其害。尤其是在下邳聚众寇钞的阙宣、还有割剥三郡钱粮,作乱逃窜的下邳相笮融,使此地大乱。下邳乃陈氏基业,更是首当其冲,徐州豪强高门不满陶氏已久,彼若还不设法缓和,恐怕其麾下就要群起而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