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顽贼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校马

第四百二十四章 校马

第四百二十四章 校马 (第2/2页)

只不过这次进贡,对喀尔喀而言并非仅仅友好就够。
  
  就在素巴第启程之前,喀尔喀三部首领收到了敦塔兀鲁斯受卫拉特拥戴、要求蒙古归附的诏令。
  
  说起来衮布应该感谢刘承宗,如果没有这封信,他继位的事应该还会尬住很久。
  
  全靠着卫拉特拥戴中国汗的事,素巴第别无选择,召开了僵局很久的忽里台大会,在大会上提议由衮布继承左翼汗位,作为妥协,硕垒被部众推举为车臣汗。
  
  但为了遵循传统,硕垒必须拒绝接受,将部众的要求呈交给继承左翼汗的衮布,经衮布批准,再称车臣汗。
  
  这样程序上就没有问题了。
  
  素巴第之所以愿意这么做,是因为他已经能预见漠南正在酝酿一场战争,一场东西碰撞决定命运的战争。
  
  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在素巴第看来,无疑是一场滑稽的悲剧,因为战争双方一边是汉人、一边是女真人,最终决定的却是蒙古人的命运。
  
  作为蒙古硕果仅存的独立联盟……喀尔喀本来不是联盟,但素巴第需要有一个能支撑战争的联盟,所以他愿意让衮布和硕垒同时称汗,保持右翼的实力优势,并将三汗糅合为一个蒙古联盟。
  
  只有喀尔喀三个掌握权柄的大贵族齐心协力,才能把把喀尔喀这个蒙古硕果仅存的独立联盟作为参战者推上战场。
  
  素巴第认为这场战争,喀尔喀躲不开逃不掉,最终的战役一定会在丰州滩打响。
  
  那里是中国、金国、喀尔喀三方交汇之处,有着全蒙古最富裕的土地,也拥有全蒙古最像样的防御工事既归化城,这意味着谁占领丰州滩,谁就能控制整个蒙古。
  
  三个喀尔喀实权派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相同点在于都不愿受制于人。
  
  左翼汗王衮布胸无大志,认为喀尔喀不必理会金国和中国的任何邀请,同样也不必理会察哈尔汗庭的事,拥兵十万的喀尔喀联盟可以关上门来置身事外。
  
  右翼汗王素巴第的看法偏向软弱,认为他们可以在不承认汉人继承蒙古大汗遗产的条件下,跟中国汗刘承宗达成联盟,一起对付已经占领归化城的后金。
  
  这主要是因为喀尔喀右翼比邻卫拉特,金国能远征喀尔喀,素巴第觉得打不到右翼,但刘承宗是实实在在能让卫拉特征讨喀尔喀右翼。
  
  因为新仇旧恨、卫拉特投奔新主,可以预见将来几年必然会空前团结,四面征讨进行扩张,向哪儿扩张?
  
  向喀尔喀右翼扩张。
  
  素巴第倒没有很畏惧卫拉特。
  
  他们跟卫拉特打起来,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只不过如今的局势,已经不允许喀尔喀再跟卫拉特开战了。
  
  本来素巴第是想跟准噶尔的巴图尔珲台吉达成协议,不过如今既然有刘承宗这么一个人物,素巴第认为自己亲自过来跟刘承宗谈比较好。
  
  如果刘承宗能约束卫拉特,那么双方便能相安无事,免除右翼的后顾之忧。
  
  刘承宗若不能约束卫拉特,那情况更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那说明这个汉人汗王掌控力不足,到时候他可以跟刘承宗一起讨伐卫拉特,趁机吞并卫拉特的部众、扩张喀尔喀的地盘。
  
  车臣汗王硕垒则没有素巴第的顾虑,也看不上衮布那种毫无责任感的行为。
  
  他是此时此刻蒙古出身最为尊贵、本部势力最强的大贵族,理应扛起维护汗庭正统的责任,并完成重振蒙古汗国这一壮举。
  
  当然不是林丹汗那种先自断臂膀再举世皆敌的重振方式,硕垒主张蓄势待发——他不知道刘承宗是什么情况,但知道金国的情况。
  
  相较于金国,除了兵力,喀尔喀在各方面都没有优势。
  
  他们的铁器装备率非常高,但林丹汗时代的先进装备十不足一,大部分装备是达延汗时代的,比较落后的是也先太师时代的,偶然找到几件薛禅汗忽必烈至元年间打造的甲片子也不出奇。
  
  咋说呢,反正当年流行重装备,经过持续打磨,放到如今这个流行轻装备的时代,刚刚好。
  
  左右翼或许打个科尔沁问题不大,但若想跟金国的八旗兵对决,只有硕垒本部的直辖部众才有希望。
  
  但他这三万人打完车臣部就没了。
  
  因此硕垒要积蓄力量,向中、金双方遣使,等待时机,再率军加入角逐。
  
  若无可趁之机,就尽量避免战争保持蒙古汗国的独立地位,即使战争避无可避,也要尽力确保战争结束,漠北仍然有一个能让蒙古人以蒙古人身份行走的地方。
  
  怀揣着不同的愿望,素巴第与硕垒只有十五岁的儿子巴布走马踏进河湟源头,携礼物走近新城。
  
  自打进了青海湖,就见一群群蒙古马夫赶着轰踏的战马群从他们眼前经过,让叔侄俩看得直皱眉头。
  
  那些河曲大马无一例外,统统腿部肌肉隆起、臀部浑圆,肋骨条条可见、鬃毛尾巴毛色光亮而顺滑,都是对战争战马熟悉的蒙古大贵族,他们认得清楚,这显然是一批批已经调校至临战状态的战马。
  
  而且是用蒙古法子调校的战马。
  
  在蒙古汗国强势的时代,调校出的战马体态就是这个样子。
  
  初秋让战马吃胖,然后载人快跑,夜里加鲜草,还要储备大量干料,把战马吃壮后骑着爬山,批上马甲,冲刺慢行,然后再爬坡,随后刮汗批毡,夜里继续加鲜草。
  
  持续大概一个多月,再只喂草,间隔训练轻装长跑和重甲疾驱,夜里也不再加草,对战马进行减重。
  
  最后战马就会形成这样的体态,可以在秋后一骑双马,出去打仗,无往不利。
  
  喀尔喀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校过马了,祖宗的手艺还在,但祖宗的财力没了。
  
  一路走来,像这样的调校好的战马,素巴第数着,见到上百群,少说六七千匹,看得他心里直犯嘀咕。
  
  他对同行的硕垒儿子巴布道:“见了契丹汗,我看你还是按他们的礼仪磕一个吧,他们这马……啥意思,谁不来就准备揍谁?”
  
  ------题外话------
  
  下午好!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