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顽贼 >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有情有义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有情有义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有情有义 (第2/2页)

而在更远的战场外围,高应登正率领军队奔赴战场。
  
  就在一刻之前,稳操胜券的高应登惊喜于唐通拖住了两倍敌军,为一场完美的歼灭创造战机。
  
  唐通把战斗进行到这个阶段,援军是什么样的战斗力都没关系,这支明军已经输了。
  
  因为政治是博弈,战争是工具,使用一件工具是行为,行为就有其目的,因此战争的胜利就只有一种方式——达成目的。
  
  至于伤亡、损失、杀敌,一切的数目,都只是把战争结果量化以供直观参考的表象。
  
  在这场战斗中,高应登不知道镇夷军发兵南下的目的是什么,但总归镇夷军的目的绝不是跑不过挨顿锤退回去。
  
  现在唐通没被歼灭、没有撤退、成功引诱敌人来战,那毫无疑问冲突的胜利者就是唐通。
  
  就算唐通的千总部只剩下一个人,明军这支军队只死了一个人,输掉战斗的也是明军。
  
  既然他们输了,士气就必然受到影响,更何况在正面以双倍兵力都没能达成目的,他们就已经是惊弓之鸟了。
  
  只要他们看见元帅府援军抵达战场——高应登心想,大元帅交给他的命令,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达成了。
  
  偏偏就在此时,散布在外围的塘骑带来局势有变的消息:“将军,高台敌军兵分两路倾巢而出,一路在南,一路在西。”
  
  靠塘兵旗帜交替传回的一捷没有两路分兵的具体数目,但高应登对高台敌军数量心里有数,那有六千到一万明军,绝不是他能独立对付的数目。
  
  即使在刘承宗的诱敌之策里,也没有把那支军团倾巢而出计入考虑……这本身就是非常离谱的事,敌军费尽心机修建营垒,怎么可能全数从工事中出来呢?
  
  塘兵的一捷不会出错。
  
  一捷确实准确率不高,但那是针对长距离的复杂情报,这种仅有敌军动向不包含准确数量的简单情报,而且传递距离还近,出错很难。
  
  两路敌军,自北向南的是想接应战败的镇夷军,这个高应登很容易推测;而自东向西那路,看上去是试图封锁高应登的退路,也很容易理解。
  
  但这事不对。
  
  高应登进军的脚步停住了,他一面让塘兵把情报给后方的刘承宗送过去,一面暗自思虑敌军倾巢而出的原因。
  
  他是诱敌的,本身唐通就是在塘骑遮蔽外行军,双方开战后他的位置也为敌军塘骑探明,李鸿嗣试图集结兵力消灭他,似乎可以理解。
  
  可问题出在,明军掌握的元帅军动向,不应该只有他,还应该有统率蒙古兵在黑河上游筑坝的莫与京。
  
  高应登心想,他们把自己围个水泄不通,却把高台修筑的工事扔给莫与京?这解释不通。
  
  想到这,他对塘兵下令道:“把消息告诉唐千总,并向东铺开,观望高台,他们应该有援军过来了。”
  
  如今的战场形势,成了几个以唐通部为中心的半圆,唐通北边是撤退的镇夷军,镇夷军北边是试图截击的高应登,而高应登实际上也被李鸿嗣包围了。
  
  好在有塘骑料敌于先的帮助,让高应登对自身所处的条件有充分了解。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有限的时间内,从歼灭镇夷军、汇合唐通、逃出包围圈等几个选择中,挑选到最优解。
  
  他首先放弃的就是歼灭镇夷军,没有时间让他收降、打扫战场或把近两千军队彻底杀死,否则就会失去逃出包围圈的机会。
  
  而逃出包围圈的机会有两个,第一是舍弃唐通部,转头向西,则有可能会跟那支西进明军撞上,有很大机会能跑到跟刘承宗汇合。
  
  第二则是汇合唐通,但那样再向西就晚了一步,必须强冲明军,或者从包围圈唯一没有闭合的方向,东边跑,而那边则可能撞上正从甘州诸卫赶来的敌军。
  
  没有万全之策。
  
  就在这节骨眼上,收到情报的唐通居然给高应登传信,让他别管自己,直接往西撤。
  
  高应登攥着书信愣了片刻,他头一次觉得这个从官军那边过来的降将,居然不单仗打得好,还非常有情有义。
  
  不过其实这并不是唐通为友军考虑,恰恰相反,他是怕等待高应登救援,拖了他的后腿。
  
  面对这种局势,唐通和高应登一样,表面上有很多选择,实际上最优解只有一个。
  
  他想过投降,不过尽管身处包围圈最内侧,己方包括高应登营内的军队都是凶多吉少,可是在大战场范围,他们被包围恰恰说明了大元帅的诱敌成功。
  
  明军会这么做,唐通认为肯定是东边的援军过来了,高台骆驼城很快就会有新的守军进驻,才能让李鸿嗣腾出手来倾巢而出。
  
  而李鸿嗣没有等待两军汇合就率先南下,显然是刘承宗诱敌计划收获颇丰的巨大成功……本来就想引诱一部,削弱工事防守兵力,现在上万军队倾巢而出,甘肃势均力敌的局面很快就会随着一场战斗被打破。
  
  这意味着投降明军不是明智之选,那么剩下的选择就是伪降、汇合高应登突围以及独自突围。
  
  一方面唐通并不认为高应登一定会来救自己,另一方面,就算高应登来救,在唐通看来也是耽误时间,到时候合兵一处谁都跑不出去。
  
  其实是唐通想丢下高应登,因为高应登的目标更大、兵力更多,行军速度显然更慢。
  
  他们两支军队都往西走,唐通不用比明军跑得快,只要比高应登快就行了,被明军截住的肯定是高应登,而他可以率军和刘承宗顺利汇合,甚至还能转头参与解救高应登的战役。
  
  万万没想到,高应登对他的书信十分感动,直接放弃了向西撤退的选择,打定主意,先汇合唐通,再向包围圈东边的缺口突围。
  
  传令兵在戈壁上骑着快马哒哒哒就过来了:“唐千总,高将军命你速速收拢兵马,向西北进军,他让伱放心,元帅府不会丢下任何部下。”
  
  唐通光想抽自己俩大嘴巴子。
  
  不传信高应登没准还真不来救他,传封信倒好,命令来了,他自己带兵跑去找刘承宗属于抗命。
  
  半个时辰后,收拢兵马向西北进军的唐通就看见了有情有义的高应登。
  
  高应登手里还拿着一封信,见面就递给了唐通,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来自中军的情报:塘骑部已经探明,高台骆驼城一个明军满编四千人车营正在西进,企图抄掉你营后路。
  
  高应登笑眯眯对唐通道:“走吧,西边是啃不下来的车营,我们东进……接下来战场是大帅的了。”
  
  中午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