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九十二章 博弈(三)

第六百九十二章 博弈(三)

第六百九十二章 博弈(三) (第2/2页)

李氏嫡脉,一代三杰。
  
  长兄李明光,为原南州刺史,后改任益州刺史。益州为朝廷上州,李明光是得朝廷看重的,待他调入中枢之后,是有资格争一争内阁大学士的。
  
  二子,李蔚光,都察院左都御史,二把手,仅次于都察院正程青松。现在已经是朝中大员,虽然难以入阁,但是有可能接任都察院正的职位。
  
  三子,李澄光,兵部右侍郎,在于延益被冤杀之后,代理主持兵部事。现在他相助杨清源兵变,兵部尚书职位已然是唾手可得。
  
  这样的家族,即便是一个白身,他们也能推上军中高位。
  
  而张慕青也不算是凡人,他本身就是个神射手,又得杨清源看重传授部分九阳真经。若是能迈入洞玄之境……一个洞玄境箭手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比如郭靖在晋阳战场上一箭射杀敌将,一箭射落敌军中军大纛旗。
  
  “即便现在我们李家已经和大理寺联系如此紧密,那不妨再出一份力。”
  
  ……
  
  ——
  
  夜色渐深,宣阳坊的一处宅院之中,宋问严正在书房沉思。
  
  在廷推结果公布之时,他便觉得杨清源不会同意由宋王继位,现在这个猜测果然应验了。
  
  他其实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
  
  他虽然年纪和杨清源相仿,但不过是刚刚金榜题名,入翰林院,而杨清源宦海沉浮十年,楚王、太子都曾经在他手下吃瘪。
  
  宋问严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斗倒杨清源。让他不怕流血,不怕严刑,甚至不怕死。
  
  但是勇气在政治斗争之中,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就在宋问严彷徨之际,他家中的亲随敲响了书房的门。
  
  “老爷,有客人来访。”
  
  说着亲随将手中的名帖递过来。
  
  宋问严脸色一变,此刻已过宵禁之时,这个时间还能来拜访的,除了杨清源的人还有谁?正待宋问严要严词拒绝之时,他的目光扫到名帖。
  
  来人乃是他的同乡同窗同年,二甲第三,许明琛。
  
  宋问严和许明琛都是楚州人士,还同是岳麓书院的学生,又是同一年中进士,两人的关系不可谓不近。
  
  他没想到,来人会是自己的这个好友。
  
  “请他到书房来!”
  
  若是一般客人,自然是要正厅待客的,但是宋问严和许明琛相交莫逆,也就不在乎那些客套行为了。
  
  宋问严坦荡君子,没什么需要遮掩的。
  
  许明琛一到书房之中,还没说话,宋问严便率先开口,“良臣兄,若你是为了杨清源来当说客的,那便请回吧!”
  
  许明琛今年三十岁,容貌不过中人之资,但身上只有一股读书人的气度。
  
  许明琛微笑着拱手一礼,道:“谨之,是否为说客,待会再说。我大晚上地到你府上来一趟,你不至于茶都不让我喝上一口吧!”
  
  两人同窗同乡同年,现在还是同事,许明琛都这么说了,宋问严又怎么好意思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盏茶之后,许明琛才开口道,“谨之,我今日来,不是为了杨清源当说客的,而是为了这大周天下来当说客的,你若是再这般闹下去,大局当如何?!”
  
  许明琛一开口,就是天下大局。
  
  这让宋问严的脸色难看了不少,“什么大局?!杨清源夜间叛乱的大局,还是他弑君谋逆的大局,抑或是他妄图篡位摄政的大局?!”
  
  许明琛轻叹一声说道,从袖中取出一份塘报,“这是刚刚兵部接到的急报,北境边关告急。北乾梁王察罕帖木儿,似有南下之意,其麾下十万铁骑向着苍云关方向而来,而其子王保保率领铁骑十五万前出左翼,紧逼天策军,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不得不派兵与王保保对峙……”
  
  因为后金之战的原因,北境的兵力是严重不足的。
  
  宋问严从许明琛手中塘报,看了起来。
  
  “……”
  
  这也是杨清源计划的一部分,在回神都之前,他就曾经请赵敏帮一个忙。
  
  当时的杨清源对赵敏有救命之恩,又替她解开了心结。这点小忙肯定是愿意帮的。
  
  梁王的兵马又不是真的要和大周开战,不过是做出一个将要进攻的态势而已。这种程度,还是能做到的。
  
  杨清源又是扶持梁王府,分裂大乾这一战略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者。
  
  对于梁王府来说,帮杨清源,其实就是在帮自己。
  
  “杨清源现在人在中枢,北境诸将因为于大学士被冤杀一事,人心浮动,再加上朝廷刚刚灭掉后金,兵员不满,粮草不足。若是北境真的打起来,很可能会输。”
  
  “谨之,朝廷中枢要快点稳定下来啊!时间拖不起。不仅仅北乾有所异动,别忘了燕城还有一个赵王在虎视眈眈呢!”
  
  宋问严此时默然无语。他若是欺世盗名的无耻之徒,现在大可以说,“这关我何事?”
  
  但宋问严虽然有些迂腐,但却是真君子。
  
  君子,可欺之以方。
  
  于延益如是,宋问严亦如是。
  
  现如今的朝中,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倒下了杨清源,吴王本就是太宗之子,且身份相比于其他两位皇子更加尊崇,吴王继位也无不当之处。
  
  而反对声最激烈的是两派。
  
  一派是原本朱瞻坤、李宏毅、曹守正的心腹之人,他们参与了大周最大的政治冤案,以杨清源的性格必然会被清算,所以他们拼命地反抗。
  
  另一派就是清流了,他们不能接受杨清源起兵弑君的事实,自然不可能妥协,而宋问严前日在含元殿中的举动,让他成了清流的代表人物。
  
  这是为什么杨清源要请许明琛来说服宋问严的原因,说服了宋问严,就等于说服了一半的清流反对势力。
  
  杨清源今夜亲自来到许明琛的府上,和他交谈了一番。
  
  杨清源并不想杀人,更不想天下大乱,所以凭他的身份才会亲自请许明琛出面当说客。
  
  否则以今日杨清源的权势,许明琛根本和他不在一个层面上。
  
  思考了半晌后,宋问严才缓缓开口,“良臣兄,既然是谈判,杨清源总该有条件吧!”
  
  宋问严有他的底线是:杨清源绝不当篡位、摄政之逆臣!
  
  不能当王巨君,也不能当司马宣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