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地惊雷一声响,小徐博士雏...咳咳,初登场(上)

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地惊雷一声响,小徐博士雏...咳咳,初登场(上)

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地惊雷一声响,小徐博士雏...咳咳,初登场(上) (第2/2页)

盘古。
  
  毕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发现的暗物质,对于暗物质领域的研究,寓意上也符合盘古的‘开天辟地’。
  
  其次按照华夏传说。
  
  盘古在开天之后力竭倒下,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是神话中万物的支点。
  
  这种说法同样符合孤点粒子对基础物理的‘支撑’作用。
  
  最后一点嘛......
  
  自然就是华夏人特有的东方浪漫了。
  
  当年丁肇中先生虽然发现了j粒子,但直到现在他都依旧是海对面的国籍,因此在76年发现j粒子后,他自然不可能用华夏的名词去给j粒子命名。
  
  可这次却不一样。
  
  孤点粒子从头到尾都是华夏人自己发现的微粒,完全不需要看他人的颜色,哪怕叫它蟑螂粒子都没啥问题。
  
  因此几位大老一合计,当即拍板下了盘古这个名字。
  
  今后只要是提及孤点粒子的文章或者研究,即便是外文期刊,也必须要用【pangu】这个拼音描述。
  
  同时对于一些科研人员...尤其是新生代科研人员来说。
  
  听久了盘古这个词,不说所有人吧,至少有部分肯定会去搜索盘古的含义。
  
  搜到了盘古,剩下的女娲、三清....这些华夏神话故事人物自然也躲不开。
  
  保不齐有人搜来搜去,还会搜到神机开创的洪荒文呢.....
  
  当这个时间跨度以十年、二十年为记的时候,总是有人会被这些故事吸引和影响。
  
  就像希格斯粒子。
  
  这颗粒子的名字不同于常见的π介子或者电子胶子,所以听多了以后,总有人会搜索希格斯这个名字。
  
  搜着搜着你就会直到原来他在49年前就提出了希格斯机制,是成果诞生和获得诺奖时间跨度最长的得主,他的小孙女去年还下海拍片了等等......
  
  根据keywordsplanner显示的数据。
  
  05-12年之间。
  
  希格斯这个名字在谷歌的月平均搜索量是2万次,峰值为7万次。
  
  而从12年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
  
  希格斯这个名字的月平均搜索量直接蹿升到了136万次,和哈林摇这组关键词相差无几。
  
  这就是话语权的影响力,潜移默化且不可忽视。
  
  当然了。
  
  这些都是今日过后才需要考虑或者说期待的事儿,眼下潘院士比较想知道的是......
  
  威腾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在念完几遍盘古粒子的汉语后。
  
  威腾顿了顿,又继续问道:
  
  “潘先生,我记得此前你曾经给出过一组数据,其中的flux取值是17.885,指数映射生成元是1.3399596,对吗?”
  
  潘院士微微一怔,旋即便点了点头:
  
  “没错。”
  
  在发布会刚开始的时候,科院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
  
  数据中包括了二次发散参数、奇偶性差异、波函数导数算子、flux取值、指数映射生成元等一系列的数值。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波函数的相关公式,计算出孤点粒子的oxika值。
  
  以此来简单计算出孤点粒子是否符合暗物质特性。
  
  后来铃木厚人针对科院提出的质疑,也是从数值中的二次发散参数入手的。
  
  可问题是......
  
  oxika值虽然是个可以通过笔算计算出来的简易值。
  
  但科院提供用于oxika值计算的那些运算数据却是用仪器测量、统计出来的,精确到了不能再精确的地步。
  
  举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牛二是f=ma。
  
  在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合外力f可以轻松用笔计算出来。
  
  然后大家可以拿结果来判断合外力是大还是小,是人拉的力,还是驴拉的力等等.....就像用oxika值大小来分辨计算目标符合哪种暗物质模型一样。
  
  但f这个合外力的计算难度,和质量m和加速度a的测量难度其实是不成正相关的。
  
  m可能是用秤砣甚至手掌掂量出来的估算值,也可能是用最精密的仪器得出来的高精度数值。
  
  其中中科院这次提供的运算数据,就属于后面这种情况。
  
  同时眼下随着各大机构最终成功的出炉。
  
  这些数值也不存在科院虚构的情况——暗物质的实锤就在那儿呢。
  
  也就是说威腾不可能像铃木厚人那样从二次发散参数方面提出质疑,认为科大造假了。
  
  那么威腾问这两个数值是什么目的呢?
  
  就在潘院士眉头微微皱起的时候,台下的威腾又说道:
  
  “潘先生,我想问的是....你们没有感觉flux取值和指数映射生成元之间似乎有些怪异吗?”
  
  潘院士盯着威腾看了几秒钟,方才意有所指的开口道:
  
  “很抱歉,威腾先生,我觉得有必要向您强调一点——或者说您应该也知道,根据各大机构反馈的复验结果,科院这次给出的数据不存在任何造假的情况。”
  
  “况且flux取值和指数映射生成元都是第二轮得出的数值,参与的机构不下四十家.......”
  
  潘院士此时依旧保持着克制与尊重,不过语气和语义中已经带上了一些警告的意味。
  
  只是令潘院士有些奇怪的是......
  
  威腾在台下静静听完这番话后,既没有表示不满,也没有露出怯色,而是飞快的摆了摆手:
  
  “抱歉,潘先生,你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不是在指责科院的数据有问题,而是指这两个数据不应该是那两组数字——如果只有盘古粒子作为参量的话。”
  
  随后他想了想,又举了个例子:
  
  “太阳系的行星发现史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在18世纪的时候,威廉·赫歇尔发现了现如今的天王星。”
  
  “接着奥本·勒维耶等人通过轨道天王星的摄动,以牛顿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位置,这也是经典物理在宇宙学的一大知名成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界发现海王星的存在不足以修正天王星的偏差。”
  
  “打个比方,海王星对天王星的理论影响是-2.2,但天王星的实际偏差却是-3。”
  
  “直到冥王星被发现,这个误差才被优化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虽然依旧存在偏差,但那是极端精细、需要用到超算才能体现的数值。”
  
  “根据我刚才的计算,眼下科院给出的flux取值和指数映射生成元,似乎也存在这么一个情况——前者太大,后者太小。”
  
  “.......”
  
  潘院士沉默了几秒钟,心中骤然冒出了一个猜测:
  
  “威腾先生,您的意思是.......”
  
  威腾与潘院士对视了好一会儿,方才重重一点头:
  
  “没错,潘先生,我认为在盘古粒子周围的轨道上,可能同样存在着一颗未被发现的.......”
  
  “冥王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