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三十五章‘家里’的讨论(下)

第五百三十五章‘家里’的讨论(下)

第五百三十五章‘家里’的讨论(下) (第2/2页)

以上这句话由钱皋韵先生亲述,记载在了钱皋韵先生疗养机构燕达养护中心出版的《金色年华往事如歌》这册书里。(我收货了以后才发现图网比当当便宜了十五块钱....)
  
  因此归国以后。
  
  钱皋韵便得到了一个小五柳的绰号。
  
  “嗨,刘部您误会了。”
  
  听到刘渤生的打趣,钱皋韵连忙摇了摇头。
  
  随后他看了眼身旁紧张兮兮的杨承宗等人,慢慢解释道:
  
  “是这样的,有些参与了气体交换膜研发的同志担心会因为这次的失败被调离岗位,没法参与新一轮的气体交换膜研究。”
  
  “不瞒您说,刘部,现在这些同志的心里都窝着团火呢。”
  
  “要是因为追责被调离岗位,他们就没法亲手在研发领域复仇了......”
  
  听到钱皋韵这番话。
  
  “.......”
  
  电话对头的刘渤生沉默片刻,说道:
  
  “皋韵同志,你放心吧,咱们和毛熊那边还是不一样的。”
  
  “眼下既然知道是毛熊人动了手脚,那么这件事情就肯定不会追责到个人身上,更不可能把谁谁谁推出来当替罪羊。”
  
  “所以你可以让那几位同志尽管放心,大家前期的成果组织上都有数,不过下次......”
  
  杨承宗一直凑在钱皋韵身边听着话筒,闻言立刻答道:
  
  “刘部,您放心吧,下次要是出了问题,您把我脑袋拧下来当夜壶就成!”
  
  “......”
  
  刘渤生对杨承宗的声音并不算陌生,闻言忍不住哑然失笑了起来。
  
  他就猜到了是杨承宗提出的想法.....
  
  硬要说起来,杨承宗比刘渤生还要大几岁呢。
  
  但干劲儿却丝毫不逊色于20多岁的年轻人。
  
  随后刘渤生又与钱皋韵和杨承宗交流了几句,安抚了一番情绪,便结束了通讯。
  
  不过在挂断电话后。
  
  刘渤生的脸色便顿时一沉,握着钢笔的手掌都施加了几分力。
  
  别看他在电话里和钱皋韵他们有说有笑的,还有心思打趣钱皋韵“小陶渊明”的绰号。
  
  但实际上。
  
  在听说毛熊人往设备上做了手脚的消息后,他险些气的把桌子都给掀了。
  
  要知道。
  
  “真空阀门”小组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一年,结果眼下出了这么摊子事儿,超过80%的成果都要推倒重来。
  
  在刘渤生的高度看去,人力和财力其实都好说,时间成本才是损失的大头。
  
  更关键的是......
  
  毛熊专家在离开华夏前留下了不少设备,其中有相当部分在核武器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毛熊在其他设备上也动了手脚......
  
  想到这里。
  
  刘渤生的手臂上瞬间出现了一排鸡皮疙瘩。
  
  不行。
  
  必须要把这个情报汇报上去!
  
  心思辗转间。
  
  刘渤生的左手便已经覆盖到了电话上,准备拨通某个号码。
  
  不过正在他准备提起话题的刹那,刘渤生面前的座机便先一步响了起来。
  
  滴铃铃——
  
  刘渤生见状动作一滞。
  
  待铃声响了五六声后,方才拿起了话筒:
  
  “你好,我是刘渤生。”
  
  电话对面很快传来了一道很好听的女声:
  
  “刘部,十院院办来了个电话,现在在二线。”
  
  “我明白了,请帮我转过去吧,谢谢。”
  
  “不客气,您稍等。”
  
  都——
  
  话筒中很快传来了转接的盲音。
  
  大概过了十多秒钟。
  
  刘渤生听到了一声卡哒声——这代表着电话转接上了。
  
  气体交换膜的失败以及可能潜藏的设备问题令刘渤生有些急躁,因此电话接通后,他先一步便开口了:
  
  “孙院长,雷达数据的推演有结果了吗?”
  
  令刘渤生有些意外的是。
  
  此时电话对头响起的并不是孙俊人的声音,而是一道带着淮安口音的普通话:
  
  “渤生同志,你好啊。”
  
  而在听到这道声音的刹那。
  
  刘渤生便勐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讶异的道:
  
  “翔....首长!”
  
  “嗯,是我。”
  
  首长的语气依旧很平和,并且仿佛隔着电话线便看到了刘渤生的意外与局促,笑着打趣道:
  
  “怎么,渤生同志,难道我不能给你打电话吗?”
  
  “不不不!”
  
  刘渤生飞快的摇了摇头,连忙解释道:
  
  “绝对不是,主要是太意外了....我以为这是孙俊人孙院长的回电......”
  
  电话对头的首长轻笑了一声,似乎满足了自己的恶趣味:
  
  “渤生同志,今天我刚好在十院视察一些工作,所以就让孙院长把回拨电话的机会让给了我。”
  
  “另外那位接线员同志你也别怪她,是我让她别告诉你的。”
  
  听到首长的这番话。
  
  刘渤生的心中顿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难怪孙俊人的助理黄婷婷一开始会那么为难呢,原来今天到十院检查工作的是这位大老......
  
  而就在刘渤生思索的同时,电话对头的首长又说道:
  
  “好了,渤生同志,咱们的寒暄到此为止,聊聊正事吧。”
  
  “刚才孙院长已经把情况和我介绍了一遍,我现在也替他和你同步一个消息。”
  
  “那就是根据雷达小组的计算推导,这个叫做气象...哦,气象多普勒雷达的理论和设计架构都是可行的。”
  
  可行的。
  
  听到这三个字。
  
  饶是明知电话对面的那位来头惊人,刘渤生也不由童孔一缩。
  
  他在桌上迅速翻动了几下,找出了此前自己画了个圈的那张纸。
  
  目光在上头的韩立二字上顿了顿。
  
  这个据说被老郭从工厂里捡回来的七分熟,居然真的掌握了连海对面都没有掌握的技术?
  
  这可不是单纯的某项技术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某个极其庞大的信息量。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
  
  他身上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技术?
  
  想到这里。
  
  刘渤生不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先将注意力拉回现实,对首长问道:
  
  “首长,既然这个理论有可行性,那咱们现在是按照这个方案实施研发,还是......?”
  
  首长这次没有直接给出答桉,而是对刘渤生问道:
  
  “渤生同志,你应该知道,我对科研方面的了解程度有限。”
  
  “所以在下决定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和俊人同志——哦,忘了和你说了,俊人同志现在就在我身边。”
  
  刘渤生连忙表情一肃:
  
  “首长请讲。”
  
  “首先是信号的问题。”
  
  首长顿了顿,似乎在追忆某些事情:
  
  “如果我所记不错,雷达这个设备应该是会发射电磁波的,对吧?”
  
  “所以当这个设备在运作的时候,它的电磁波有没有可能被敌特或者其他势力给捕获呢?——就像当年我们捕捉敌特电台信息那样?”
  
  刘渤生没有说话。
  
  很明显。
  
  首长的这番话问的并不是刘渤生,而是他身边的雷达专家孙俊人——之所以现在才提出问题,大概是为了让刘渤生也能一起了解情况,省的再解释一遍吧。
  
  果不其然。
  
  过了大概十多秒。
  
  刘渤生的话筒中便传来了孙俊人的声音。
  
  虽然由于设备问题没那么清晰,但内容还是不难听懂的:
  
  “首长,泄密的事情您大可不必顾虑。”
  
  “咱们军用电台信号之所以会被截获,主要原因在于电台的无线电波不具备定向性,而且传播速度也很慢。”
  
  “所以只要把自家电台的波段,调到与对方电台相似的波段,咱们就能收到他们发出的信号。”
  
  说完孙俊人刻意停了一会儿,让首长和刘渤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这个解释。
  
  随后他又说道:
  
  “但雷达信号就不一样了,首先,雷达发射的是高功率的电磁波信号。”
  
  “截获接收机能检测到雷达发射信号的最大距离,至多就是雷达对携带截获接收机平台的目标的最大作用距离。”
  
  “同时221厂位于内陆腹地,因此在雷达的运作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泄密的可能性。”
  
  有一说一。
  
  孙俊人的这番话如果放在2023年,估计分分钟会被扣上军盲的标签。
  
  毕竟2023年截取雷达信号属于军事方面的基操,甚至很多卫星都能截获雷达信号。
  
  例如几年前宝岛的雄三导弹误射。
  
  当时雄三发射三秒钟不到,金门的火控雷达便检测到了频谱,开机进行了瞄准。
  
  紧接着。
  
  咱们的火控雷达的开机情况便被海对面航母的雷达给检测到了。
  
  而海对面检测火控雷达的雷达信号呢,则又被兔子们的岸基雷达给发现了......
  
  疯狂套娃.jpg。
  
  不过还是那句话。
  
  后世和眼下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完全在两个位面。
  
  此时的施里海尔还尚未提出截获因子的概念,同时也压根没人会想着截取气象雷达的信息,连天上的卫星数量都才三颗不到呢.....
  
  因此确实不用考虑雷达泄密的问题。
  
  待孙俊人给出答桉。
  
  首长轻轻哦了一声,思索片刻,又对刘渤生道:
  
  “我明白了.....那么我说说第二个问题吧。”
  
  “渤生同志,假设...我是说假设,假设我们研制雷达失败,那个从静电加速器上拆下来的静电分析模块还可以继续使用吗?”
  
  “哦,您说这事儿啊。”
  
  刘渤生闻言心中一松,背板都挺直了几分,底气十足的说道:
  
  “首长,刚才在等孙院士回复的时候,我就联系过一次高能所,和老赵...就是赵忠尧同志咨询过这种事情。”
  
  “他告诉我只要不发生重大事故,那么即便雷达研发失败,静电分析模块还是可以继续归位使用的。”
  
  “只是其中一些高精度的衔接零件可能需要再和国外购买,不过这些零件都不算违禁品,就是单纯的贵,真要买的话他可以找那位什么都懂的屈润普先生问问。”
  
  “至于实际价格....大概要花3000块钱吧,面值是华夏币,不过用的是外汇。”
  
  刘渤生在外汇二字上加重了一些语气。
  
  这年头的外汇可不像后世,去机场都能换好几千甚至上万美刀。
  
  今年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0.9亿美刀不到,远远低于后世的三万亿刀。
  
  所以别看这年头美刀和华夏币的汇率是1兑2.46,实际上国家堪称是在卖血换外汇。
  
  没办法。
  
  穷啊.....
  
  不过首长的语气倒是不怎么沮丧,甚至反倒有些小欣喜:
  
  “三千块钱的外汇加上其他成本....也就是说我们至多亏损四五万华夏币,就有机会做这一次尝试?”
  
  十院总办。
  
  首长身边的孙俊人注意到,首长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都在泛着光。
  
  四五万华夏币。
  
  这个数字在这年头可不是个小数字,即便是对于首长来说也是如此。
  
  不久前。
  
  为了让出口的jdz瓷器多卖点钱,首长甚至亲自前往魔都去与马来商人,最终让交易价格涨了.....
  
  500美刀。
  
  没错。
  
  仅仅500美刀。
  
  还有三年前的3月5日。
  
  当时首长去长寿狮子滩电站视察,晚饭比常规简餐只多了一条长寿湖鲫鱼。
  
  而那天其实是首长的60岁生日......
  
  不过首长虽然节俭,但这并不代表他缺乏魄力。
  
  刚才他特意和孙俊人讯问过气象...或者准确来说是多普勒雷达的前景。
  
  知道这是一款连海对面都还没有取得成果,理论上可以改变某些领域局势的大杀器!
  
  不夸张的说。
  
  这就是未来雷达的大方向,几十甚至上百年后都依旧会是一项核心技术!
  
  眼下花费“区区”四五万就有概率抢先一步将它研发出来,首长......
  
  心动了。
  
  而在另一边。
  
  面对首长的疑问。
  
  刘渤生沉默片刻,也说出了自己与赵忠尧讨论得出的结果:
  
  “.....没错,首长。”
  
  “那就做吧!”
  
  刘渤生的回答刚一出口。
  
  首长便极有魄力的大手一挥,展露出了温润之外霸气的一面:
  
  “渤生同志,这个担子你愿意挑一挑吗?”
  
  听到首长这番话,刘渤生又一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朗声说道:
  
  “没有问题!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这项任务!”
  
  首长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很好,渤生同志,那你稍后打一份报告上来吧,不用太长,尽量简洁一些。”
  
  “至于项目代号,就叫......”
  
  “海棠吧。”
  
  ............
  
  注:
  
  新一个月的粉丝称号活动开啦,这个月有20个粉丝称号,评论区留言就有机会获得。
  
  月票满4500了,这个月要更新27万字,为了避免水群影响我码字,我特意和隔壁的茉莉娘要了几张涩图,自己建了个小群,发图以后用小号举报了大号,喜提7天小黑屋,新时代的破釜沉舟!
  
  另外应大家要求来个加档,现在咱们月票排名30,如果7号凌晨之前还能排总榜前35,这个月直接再加更三万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