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耕耘贞观 > 第三百八十章 冯盎的抉择

第三百八十章 冯盎的抉择

第三百八十章 冯盎的抉择 (第2/2页)

毕竟别得不说,单是双方间的距离就决定了李承乾根本就不可能把人手安排过去。
  
  还是那句话,李承乾的根基在朝堂上,尤其是那一群修书修史的文官。
  
  这也是李泰回到长安很不被人待见的原因之一,毕竟挑刺的话,这些人是非常优秀的。
  
  但李泰也没想要跟他们进行辩论的意思。
  
  因为自己最嘴皮子辩论不过,但是自己直接用事实将其击溃也就好了。
  
  毕竟在活生生的事实,或者说利益面前,嘴皮子是最无用的。
  
  “事实上,重点发展海洋航运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能在必要时起到平息物价,或者运输急救物资的作用!”李泰开口解释道,
  
  “广州那边虽然蔗糖与茶叶算是特产,但这种东西的生产规模到底有限。
  
  在运输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自然以这些特产来换取高额利润。
  
  但在广州与余杭间不再有着航运的限制,那广州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土地价值就会被开发出来。
  
  只要船只的规模能够不断增大,那运输费用就会不断被平摊。
  
  到时候中原地区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灾厄,说不定让广州那边紧急调度粮食,比我们从洛阳调度粮食救灾可能更快。”
  
  “当然,除了紧急救灾以外,更重要得是岭南道不再是大唐有着崇山峻岭隔离的飞地。
  
  而是真正的能够通过京杭运河,以及海洋航运,把广州绑在了一起。
  
  哪怕我们大唐不主动投入物资开发岭南道,但借助海岸线与京杭运河的联系,他们也会自然发展起来。”
  
  李泰看着李世民认真道,“既然岭南道是我们大唐的国土,那我们就不能厚此薄彼的对岭南道的发展视而不见。
  
  带动岭南道的发展,才能把岭南地区纳入到我们大唐的有效管理,以及教化当地的百姓从熟蛮转化成我们大唐百姓,也是增加人口的最稳妥办法。”
  
  “人口!”李世民听到这话更沉思起来。
  
  还是那句话,李世民是想要搞分封的,甚至李泰给李世民找到了分封的理论依据。
  
  那就是整个大唐的土地所能够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
  
  李世民几次苦思冥想,却也不得不承认,当大唐的人口数量到达了一定程度时,只有分封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大唐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至少区区两百万,甚至三百万户的体量,根本就支撑不起分封这个政策的顺利执行。
  
  也正如此,哪怕李世民的心中有着分封的想法,但因为人口过低的原因,到底是让李世民按捺下了心中想法。
  
  所以整个大唐的执政目标,也渐渐变成了恢复大唐人口上。
  
  现在有办法能够加速这一个过程,说实话,李世民还是相当感兴趣的。
  
  毕竟南方的蛮族跟北方的异族不一样,蛮族自古以来就是接受华夏的统治,只不过当地的物资支撑不起蛮族的生活,没有办法把他们从蛮族彻底的教化成华夏百姓。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因为国家舍不舍得投资而已。
  
  毕竟广州那边距离长安实在是太遥远了,这些蛮族若是被教化之后,反而有可能成为岭南继续割据的资本。
  
  所以朝廷倒也继续的冷处理,只要这些蛮族不闹事就好了。
  
  但现在,如果朝廷的士卒能够一个月内到达广州,那发展广州教化熟蛮,彻底把广州纳入到大唐统治中,而不仅是远远的对岭南道进行羁縻控制。
  
  说实话,随着航运体系变得方便起来,朝廷对华夏的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若想彻底发展航海行业,怕需要让渤海成为我们大唐的内海才行!”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也马上发现了李泰这个谋划中的漏洞,那就是高句丽。
  
  因为高句丽的存在,大唐不可能肆意的发展航运行业,或者更确切的说,大唐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的海上力量用于应对高句丽的舰队上。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发展航海业是为了能够征伐高句丽,但想要兴盛航海业则是需要把渤海弄成大唐的内海!”
  
  “我知道了!”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摸了摸胡子,心中更坚定了需要把高句丽给灭掉了的心思。
  
  而且根据李泰的言语,原本自己还打算从含嘉仓调度物资去幽州做仓储,但现在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动用中原的仓储,而是把广州的物资送到幽州去。
  
  这样的话,李世民倒也有些理解了,李泰所说的海洋航运运输物资的重要性。
  
  张玄素看着李泰,眼神之中充满了绝望。
  
  说实话,魏王根本就不跟自己争辩什么,他就是把事情摊开来,告诉圣人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利益。
  
  原本朝廷中的大臣,或多或少会拖延圣人准备北伐高句丽的进度。
  
  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害怕大唐重现当初隋末的失败,而且现在大唐的底子可比不过大隋。
  
  大隋三征高句丽才解体,大唐的话,说不定两次失败就分崩离析了。
  
  所以,朝臣们对李世民的命令并不会阻止,但干活时稍稍拖延一下,也是会的。
  
  但现在,魏王所提出的从广州运输粮食到幽州的计划,却是这般天马行空。
  
  至少朝廷大臣上上下下,谁能想到大唐最南的地域向着最北的地域运输物资,而随着这一次农业学府的年货顺利发放,谁都不会怀疑这一条航道,能够顺利的通行!
  
  “如此乃是幸事!”张玄素站出来看着李世民行礼说道,“不过,冯盎向来在岭南道坐南称王,若是这一件事情没有他的首肯,想要执行下去怕是不容易!”
  
  张玄素的声音才刚刚的落下,一名内侍便是过来说道,“启禀圣人梁国公求见。”
  
  “玄龄?今日休沐,他过来做什么?!”这时候的李世民倒是带着几分的疑惑。
  
  而这时候的房玄龄走了进来,便是大声的说道,“圣人,好消息啊,岭南道的冯盎送来八百里加急,表示自己年老力衰,精力不济,希望能在长安颐养天年!”
  
  张玄素听到了这话,却是不由退后了一步,看着在一边从容不迫的魏王,勐吸一口冷气,这也在魏王您的预料之中吗?!
  
  而李世民则略带着几分意外,也带着几分惊喜的笑骂道:
  
  “这老东西真是机敏,也真是果决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