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耕耘贞观 > 第五百零七章 高句丽百姓的安置

第五百零七章 高句丽百姓的安置

第五百零七章 高句丽百姓的安置 (第2/2页)

凡已经没办法再上战场的重伤士卒,则会被辅兵们给送到后方去,而不是继续待在营地中避免继续折损士气。
  
  而且需要腾出人手去照顾他们,这对部队来说,实际上成本是非常高的。
  
  至于那些受了轻伤的士卒,只要在营地里面休息几天就又能够砍人的,则会在医疗营治疗后,很快便又重新投入到战场。
  
  当然,真正的战场也不是天天都发生战争的,与之对比,相互僵持显得更加正常。
  
  现在随着李世民带着中军来到辽东城城下,前期各种工程已经做得七七八八,甚至连劝降都用上了,城中的将领不降,那也就只有强行攻城了。
  
  而李世民既然开始了全面攻城,那拿下辽东城,多少还是有所保证的。
  
  不过,李世民那边攻城的事情,不关魏旭的事,魏旭现在更关心的还是平民的转运,对张文仲道:“这批高句丽的平民之中也有些伤者与病人,你有空也看看!”
  
  “我知道了,每天下午我都会要医疗营给他们尽可能诊断做诊断的!”张文仲回答。
  
  魏旭满意的点点头,跟着张文仲合作过了多次,具体细节不需要魏旭多说什么。
  
  简单的说,这些高句丽的百姓来到了这里后,基本上徭役们都是来做黑脸的,什么守规矩,什么刑罚,什么杀人的事都是交给徭役府兵来做,需要把规矩这两个字铭刻在这些高句丽百姓的心中,但白脸的话则是交给了顺路一起离开的医疗营来。
  
  在确保这些高句丽百姓开始敬畏大唐的规矩时,为了抒发他们内心的紧张感,以及稳住他们的心理,医疗营便开始对他们进行免费义诊,又或者跟他们进行聊天安慰。
  
  而在徭役们相对高压的环境中,他们也的确需要一个倾诉的窗口,让他们平衡自己内心的压力。
  
  在这时候,张文仲所带领的这一个医疗营小队就成为高句丽百姓们的白月光了。
  
  说实话,就算是正常的百姓迁徙,那也必须要是要医者进行配合的,否则一路上真的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事。
  
  毕竟古代不同现代,古代一个头疼脑热发烧感冒都有可能致死的年代,更不要说迁徙这一路上可能遇到的事情了。
  
  别得不说,水土不服这种事情,就算现在也依旧存在,顶多能靠吃药硬挺一下,强行挨过这一段不舒服的时间。
  
  而且接下来的这一段路,还是相当长的,按照现代的路程来说,差不多是一路从辽阳到达锦州。
  
  这一路走下来,他们几乎每天要走40公里到50公里,一路上有重兵把守的补给点。
  
  如果继续向下走,那么基本上都会有准备好的白粥或者馒头等着,但如果选择偷跑,反正这些补给点也不是天天发粮食,而是接到运输队伍命令后再发的。
  
  偷跑的人要能等到下一批运输过来的徭役,那也算是他们命硬。
  
  当然,若被这里的士卒发现有人偷跑后,李泰也是允许他们直接动手杀人的。
  
  乱世用重典,更不要说李泰也不需要不守规矩人。
  
  对李泰来说,在某些需要开拓蓝海的事情上,自己需要那些机灵的,能放下身段不择手段去达成目标的人,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泰自己就是不守规矩的家伙。
  
  但在自己制定规则时,李泰特讨厌哪些钻自己的空子谋取利益的家伙。
  
  如果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却没得到任何惩罚,那岂不是鼓励他们去钻空子。
  
  而在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权,就更不要说,现在还是战时,他们是高句丽百姓。
  
  所以,面对李泰的对不守规矩的高句丽百姓的惩罚时,这些士卒也没有任何负罪感。
  
  毕竟魏王已经给了他们一条生路,既然他们自己不走,那就不要怪自己等人了。
  
  所以有人以身试法之后,后面的人就不敢乱来了。
  
  这些高句丽百姓只能继续一路向前,差不多走了五六天,他们终于见到一个热闹的码头。
  
  这码头里面很多人,甚至高句丽人在辛勤的劳作,他们远远看着就感觉跟自己有着一股截然不同的生命活力在这个码头出现,这让他们已经麻木的眼睛中略带着几分希望。
  
  而张文仲把他们带到这里后,便跟当地负责人完成交接工作。
  
  医疗营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的重伤医疗营,所有重伤的将士们都讲会在这里受到照顾。
  
  这些伤员张文仲基本上就会把他们留在这里进行修养。
  
  而同时,张文仲也在这里重新根据刘神威开出来的药材清单,进行药物的补充。
  
  毕竟医疗营是个相当吃资源的兵种,对他们来说,战场上只要战争一起,那让骡子驮着的药物消耗起来真的是飞快。
  
  所以及时补充药物对于医疗营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只不过其他很多时候,没有渤海湾这样便利的环境而已。
  
  对比起张文仲到这里就开始折返,但高句丽人则会随着船只一路沿着运河向天津前进。
  
  他们会被沿着渤海湾到天津的所有渡口与村寨不断挑选,加入当地徭役队伍中。
  
  毕竟只有劳动,才是让他们更快融入一个新集体的方式。
  
  而经过这样重重筛检与挑选,若是最终到天津也还有高句丽人没有被挑选。
  
  那这人也就只能够送到剑南道或者岭南道了,至少幽州这边完全用不到他们。
  
  而随着这些高句丽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适应高陵徭役的工作方式,至少在管吃管住下,每个月还能够领到钱来,对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幸福了。
  
  随着劳动力越用越多,很快一座临时性质的水上栈道,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冬天前修建起来,哪怕这座栈道,连用到明年年底都有点悬,但不论怎么说,至少这冬天,大唐军队的粮道能彻底稳定下来。
  
  王真儒看着这一座在自己手中诞生的近乎奇迹一般的桥梁,还是非常满意的:
  
  “接下来便是要向魏王汇报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