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催泪系导演 > 第六百六十五章 重现被遗忘的时光

第六百六十五章 重现被遗忘的时光

第六百六十五章 重现被遗忘的时光 (第2/2页)

甚至在最迫切的角色和自我抉择关头中,也完全由形势决定他的行为。
  
  相反,陈永仁的角色一开始充满委屈,他做卧底并非自愿,近十年的卧底生涯迫使得他要看心理医生来平衡自我。回复警察身份等于做个正常人,而他的本性亦和真正角色吻合,他变成正邪不分,只为工作,他的心理斗争只是继不继续伪装,没有伪装和本我的含混。到最后,想恢复身份却是再也没有了机会。
  
  电影人物的对立和营造,仍然是外在因素和自由意志的挣扎。镜像一般的人物设定,也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部分,陈永仁被迫做卧底,表面是「奸」,内里是「忠」。而刘建明表面是「忠」,内里却是亦正亦邪的变数。
  
  正如韩琛对即将混入警队的古惑仔说:“这条路是你们自己选的!”但这些人从踏上社会开始,又何曾自主选择过。从电影一开始,“选择这条路”几乎是一种讽刺。刘建明被选混入警队是一种无选择的选择,正如陈永仁之被选做卧底一样。陈、刘在表面上有做不做,伪装不伪装的行为选择,但现实却不容个体选择。正如刘建明杀琛哥之后说:“是你选的!”
  
  刘建明杀琛哥的必然选择,正好是迫使刘在不能走回头路时,在无可选择情况下杀人灭口,这亦是韩琛选择做大佬,总有一天遭横祸的必然因果。
  
  似乎电影中的四个角色——刘健明、陈永仁、韩琛、黄sir都是无可选择。可以有选择的人,可能只有刘建明,但观众亦可隐约感受到,他选择「奸」下去,也像是形势迫成。透过刘建明和陈永仁两个人物并时的尔虞我诈的斗智角力,加以精密计算的平衡剪接手法,以及各演员的精湛演技,的确使港岛乃至内地观众对港产片重拾信心。电影选用昏蓝的沉郁色调,来拱托出黑白江湖全无出路的悲剧效果。其中实力派的港岛演员们的卖力演出,简直如点睛之笔。
  
  角色的卖力演绎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正如其名,在此所受的苦永不间断、永无止尽,是谓“无间”。整部故事由于两位主角的关系,剧情非常扎实也相当具有对称美,往往给人更深一层、无穷远的想像空间。然而活下来的刘健明是否真如电影末所说的,残存下来,才是真正的苦难?这或许能从电影结尾,刘建明向陈永仁墓碑致敬的眼神去发挥想像。
  
  《无间道》更深刻处,是双重卧底的处理,要警贼对战,更觉今非而昨是的无奈─以往白道总见常人,而今趟的警界才俊,竟是由黑帮渗入的卧底,同染悲情;《无间道》说了一个很港岛故事,然而故事仍然难以阐释,因为港人原来都是另类潜行弱者,要承受无光,无根,却又自信努力地,一直想证明自己的身份。
  
  其实最难得的,是《无间道》没有以往港产片中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愚蠢花巧和卖弄。枪砰然响,人颓然倒,慌张中只剩模糊不安。黄sir睡在摔扁的车上,嘴角挂着血丝,静止的身驱在血腥中透出得固执,让人相信他是曾经的朋友和严肃的上司。韩琛的阴鸷残忍,在影片开头几个眼神中便已画出。而他逃往消防楼道趔趄脚步,心里趴出的慌张和绝望,到无声无息中枪死去。很生活告之,真实老大和死人的区别,其实很小。
  
  卧底,说到底还是喜爱天台的光明。被遗忘的昨天确实敲打了港人的心窗,只是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又会稍稍地返回我们的心坎。就像《无间道》最后的镜头,仍然是陈永仁刮净胡子向观众微笑,而升官发财的刘建明的眼眶,却偏偏泛着无奈的泪光,像是在向陈永仁忏悔说:“对不起,我是卧底,但我想做个好人!”
  
  警匪片,素来是港产片的强项。双雄戏,也是众多成功电影的片种,配上双卧底的意念,李易的《无间道》确实再次为港岛电影业赢了漂亮的一仗,除了票房的空前成功外,更是港产电影的“救世”之作,因为它让港岛电影人看到了港岛警匪片的未来的道路。
  
  好的影片,往往有许多解读,还须得亲身去看,去感受,才能体会到,希望大家可以去电影院再看一遍《无间道》,这绝对是港岛电影的巅峰之作!”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