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 第九百八十三章 孙二娘?再见唐瑛,盐商马德昌

第九百八十三章 孙二娘?再见唐瑛,盐商马德昌

第九百八十三章 孙二娘?再见唐瑛,盐商马德昌 (第2/2页)

“见过陛下。”
  
  这时,陆云旗来了。
  
  “楚九龄找到了吗?”姜辰问道。
  
  “回陛下,没有。”陆云旗回答道。
  
  “废物。”姜辰冷冷的看着陆云旗,说道:“没有找到楚九龄,你来干什么?”
  
  “陛下,臣想迎娶大公主。”陆云旗说道。
  
  “迎娶大公主?”姜辰目光一凝。
  
  大公主就是楚九黎。
  
  陆云旗这是迫不及待?
  
  不对。
  
  陆云旗是看到楚让杀了先帝的。
  
  而陆云旗手中有武德司。
  
  从楚让的记忆中知道,楚让也不知道陆云旗手中有没有他弑君的暗手,再加上他需要陆云旗的武德司铲除异己,所以才将楚九龄嫁给陆云旗的。
  
  在楚让的眼中,楚九龄,楚九黎就是他的筹码。
  
  当然,楚让也在安排人进入武德司,想要娶陆云旗代之,不过现在武德司被陆云旗经营的如铁桶一般,根本插不了手。
  
  “是。”陆云旗说道。
  
  “如果找到了楚九龄,你也娶楚九黎?”姜辰问道。
  
  “是。”陆云旗回答道。
  
  “朕考虑一下。”姜辰知道,陆云旗是在逼迫他,现在他帝位不稳,而他陆云旗手中有的是筹码。
  
  “谢陛下。”陆云旗行了一礼。
  
  “下去吧。”姜辰恨不得杀了陆云旗,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是。”陆云旗离开了御书房。
  
  姜辰看着陆云旗的背影,目光幽幽。
  
  “如果不是还有两天时间才能将锦衣卫训练好,现在就杀了陆云旗。”
  
  “不过,有些事可以布置起来了。”
  
  楚让的这个身份是用不了多久的,所以,姜辰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姜家在天侑的利益最大化。
  
  ……
  
  天侑京城姜府。
  
  “心儿,那个谭铃音怎么样?”姜辰问道。
  
  “我已经派人接触了,谭铃音之前是商人世家出身的,有点小聪明,可以培养起来。”冯心儿说道。
  
  “谭铃音的弱点是她弟弟,另外,她是天侑人,比我们更合适成为代言人。”姜辰说道。
  
  “嗯。”冯心儿应了一声。
  
  “对了,天侑的海贸业务调查的怎么样了?”姜辰问道。
  
  “天侑虽然没有闭关锁国,但海贸只是民间自动组织的……”冯心儿将天侑海贸业务的情况说了一遍。
  
  “没想到天侑和宋国只是稍微的好一点。”姜辰也有些意外。
  
  “夫君,我们想要发展海贸,只能自己发展了。”冯心儿说道。
  
  “嗯,虽然几个大陆我们都是有家族传送符的,但家族传送符只是方便了我们族人,对贸易方面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海贸还是要发展的。”姜辰说道。
  
  之前从白羽岛离开的船队,只到了东汉大陆,但赚了几百万两银子。
  
  对这种海贸,只需要安排调货就可以了。
  
  “嗯。”冯心儿点了点头:“现在我已经安排招募船员了。”
  
  “等船队组建了,接下来先安排天侑和北邙的海贸。”姜辰说话间就问起了天侑南部海域的情况。
  
  “关于天侑南部海域的资料很少,而且现在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人去调查。夫君,在皇宫之中有相关资料吗?”冯心儿问道。
  
  “没有,在皇宫之中关于天侑南部只是用蛮荒之地来形容。”姜辰回答道。
  
  “在天侑南部有一片大陆,没想到却是蛮荒之地。”冯心儿有些感慨。
  
  “没想到,因为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限制,这些是很难发现的。”姜辰说道。
  
  冯心儿点了点头。
  
  在第三世界的时候,她和其他人一样。
  
  现在看到了三个世界,眼见也开阔了。
  
  “夫君。”
  
  独孤般若,独孤曼陀和李未央回来了。
  
  “三位夫人,辛苦了。”姜辰笑吟吟的和独孤般若三女打招呼。
  
  “不辛苦,就是处理一些事。”独孤般若说道。
  
  “现在环宇银行已经在天侑京城开起来了,接下来就不知道如何的推广。”独孤曼陀说道。
  
  “这件事容易,我以楚让的身份和姜家的环宇银行合作,利用国库兑换环宇银行的纸币。”姜辰说道。
  
  “这样的话,是不是会弄出大动静来?”独孤曼陀问道。
  
  “只需要将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没问题,而且,发行纸币,是可以开始的为姜家收集财富的。”姜辰说道。
  
  “是啊,没想到这钱还能够这么玩的。”独孤曼陀觉得自己之前的见识少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跟着姜辰见识到了不少的东西,现在她才会慢慢地改变。
  
  “这是金融手段,掌握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就是掌握了一个国家的命脉。曼陀,你在这方面有兴趣的话,可以和陈昕,宋梓妍,安迪他们学习一下。以后在第一世界,我可以给你安排专业的老师。”姜辰说道。
  
  “嗯,我感兴趣。”独孤曼陀喜欢钱,所以对金融感兴趣。
  
  ……
  
  二月十四号,东汉大陆,洛阳城,德阳殿。
  
  “这段时间那些世家大族没有动静?”姜辰向锦衣卫指挥使赵融问道。
  
  “是的。”赵融点了点头。
  
  “那些黄巾军呢?”姜辰问道。
  
  “黄巾军离虎牢关只有百里了。”赵融说道。
  
  “百里?”
  
  姜辰深吸一口气,说道:“看来黄巾军这段时间的进展快啊。赵融,你下去吧,叫荀彧过来。”
  
  “是。”赵融应了一声,离开了德阳殿。
  
  半个时辰后,荀彧来了。
  
  “臣见过陛下。”
  
  “文若,现在洛阳有多少粮?”姜辰问道。
  
  “回陛下的话,现在洛阳只有一百万石了。”荀彧说道。
  
  “只有一百万石了?”姜辰脸色一沉。
  
  “是的。”荀彧应了一声,说道:“之前征北将军出征带走了一部分粮草,还有曹操出战白波军……”
  
  “现在才二月,文若,你可有办法弄来粮食?”姜辰问道。
  
  一百万石虽然听起来很多,但要供应几十万大军,还需要镇压黄巾军等,这一百万石的粮食根本就不够用。
  
  “陛下,臣已经在想办法了。”荀彧说道。
  
  “文若,朕想屯田。”姜辰说道。
  
  “屯田?”
  
  “对。”姜辰将屯田制说了一遍。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剧中,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姜辰这是将曹操的屯田制拿出了。
  
  “现在青州,兖州等地黄巾军肆虐,有的是无人之地,朕准备将这些拿来屯田。”姜辰说道。
  
  “陛下是想出兵黄巾军?”荀彧问道。
  
  “黄巾军步步紧逼,不得不出兵了。不过黄巾军大部分是无地的农民,大部分都活不下去了,所以,朕准备将其收编,就地屯田。”姜辰说道。
  
  “陛下,青州,兖州的土地都是有主的。”荀彧说道。
  
  “如果有主,怎么又会被黄巾军攻破?”姜辰明白荀彧的意思,但他本来就是拿世家大族开刀的,“文若,接下来你准备粮种。”
  
  “陛下,没有耕牛的话,也没办法屯田。”荀彧说道。
  
  “征北将军去拿耕牛了。”姜辰说道。
  
  “……”荀彧。
  
  吕布出兵匈奴,不是为了击败匈奴?是为了匈奴的牛?
  
  这可能吗?
  
  虽然匈奴比不上鲜卑。
  
  但在要从匈奴的手中夺取耕牛是不可能的。
  
  半个时辰后,姜辰下令张辽为征东将军,率射声、虎贲两万兵马出征兖州,征伐黄巾军。
  
  姜辰给张辽的命令就是除去首恶,收编黄巾军。
  
  在姜辰看来,这些黄巾军就是麻烦的劳动力。
  
  无论是种田还是在作坊打工,都是最合适的。
  
  为此,姜辰调了数百锦衣卫,让他们协助张辽收编黄巾军。
  
  ……
  
  “见过陛下。”唐瑛行了一礼。
  
  “皇后不必多礼。”姜辰对唐瑛伸出手。
  
  “陛下。”唐瑛来到了姜辰身边。
  
  “皇后,你越来越漂亮了。”唐瑛在训练成梅花内卫后,虽然还有少女的青涩,但别有一番风味。
  
  “陛下。”唐瑛被姜辰看的有些不好意思。
  
  姜辰搂过唐瑛:“让朕好好看看。”
  
  “陛下,我,我可以服侍你的。”唐瑛说道。
  
  “这要等你十八岁了再说。不过……”姜辰也很无奈,不到十八岁,太那个啥了(主要是会404)。
  
  “不过什么?”唐瑛问道。
  
  “不过,我可以带你去其他地方,让你快快长大。”姜辰说道。
  
  “其他地方?”唐瑛不解的看着姜辰。
  
  “以后你就知道了。”姜辰说道。
  
  “陛下,你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唐瑛问道。
  
  “嗯。朕有一个大秘密,你想知道吗?”姜辰问道。
  
  “陛下想告诉我,我就听。”唐瑛回答道。
  
  “你啊,真让朕高兴。对了,朕这里还有功法,你修炼一下。”姜辰说道。
  
  “什么功法?”唐瑛问道。
  
  “你听着。”姜辰说了起来。
  
  唐瑛,伏寿虽然是参加梅花内卫训练的,但姜辰在她们训练之前就将基础吐纳术这些功法教给他们了。
  
  因为在姜辰看来,唐瑛她们和时宜等人一样。
  
  ……
  
  清国大陆,江宁府姜府。
  
  “让我去见一见盐商?”姜辰看向了王卉等人。
  
  “对,在清国大陆最赚钱的产业就是盐,这是相关的资料……”王卉递给姜辰一份资料,然后说道:“清国大陆和其他地方不同,我们是女的,有些不方便,如果我们出面的话,会被看不起的。”
  
  说到这里,王卉也很无奈。
  
  毕竟,清国大陆的风俗如此。
  
  即使她想要改变也是改变不了的。
  
  “现在扬州盐商马德昌在江宁府,所以……”王卉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行,我去见一见合作过马德昌。”姜辰点了点头,说道:“等一下派人拿着我的拜帖过去。”
  
  “以什么名义?”王卉问道。
  
  “就以姜家家主的名义。”姜辰知道盐商和朝廷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所以,不想利用胤禟的名义。
  
  ……
  
  酒楼。
  
  “他就是马德昌。”南娅以姜辰的侍女身份来的,在看到马德昌后就介绍了起来。
  
  “他就是马德昌?”姜辰认出来了。
  
  这马德昌就是《大清盐商》中的马德昌。
  
  《大清盐商》中,扬州的盐商本来是四大总商。实际上,也就是官府盐铁专营生意的四大总代理。总商负责管理引岸(代理的区域)。然后,总商靠着官府发放的盐引,也就是发放的官盐指标,把官府的官盐卖到指定引岸的二级代理商,当然,也包括自己直营的店铺。
  
  而官盐的价格,本来只有几文钱。但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总商可以自行调整价格。所以,有时候,即使是官盐,也可以卖到几十文的价格。所以,在盐铁官营的那个时期,做了盐商,就是抱着个金饭碗。如果做了总商,这样的利润空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扬州的盐商总商,才会挥金如土。儿女们用金弹子打游戏,没事儿在江中,扔金箔玩儿。而老子们,则用燕山苍参喂鸡,包……瘦……马,建……瘦……西湖。
  
  剧中,扬州的四大总商是萧,汪,马家和鲍家。
  
  不过,汪朝宗本身是萧家的女婿,同时,萧老爷子又年龄太大。所以,实际上,汪朝宗是四大总商之首,同时,扬州城实际上也就是三大总商。屈居第二的马德昌,却一直觊觎盐商首总的位置。因为他的外公,当初是两淮盐政大人,但却在于盐商争斗的过程中,因失败而自杀。所以,马德昌一直想做盐商总商,穿黄马褂,为自己的外公扳回一局。
  
  所以,马德昌跟汪朝宗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面和心不和。因为用汪朝宗的话说,“马德昌的心里有恨,所以,他不可能跟盐商一条心”。
  
  马德昌做总商老大的机会,在乾隆皇帝要南巡的时候,终于到来了。因为江淮之地,连日阴雨不止。没有阳光,各地盐场就产不出盐。但是,负责收取盐税的衙门,依然是该怎样还是怎样,导致盐工的民怨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汪朝宗的侄子却带头闹事。结果,不但被抓,而且后来又被两淮盐政阿克占设计放走。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汪朝宗成阿克占手中的提线木偶。在汪朝宗自顾不暇的情况下,马德昌决定出手了。先是利用有瘟疫的消息,放出只有用盐洗澡,才能防止瘟疫的谣言。目的,就是要吸引老百姓囤积食盐。
  
  同时,马德昌把所有的家底,进行了打包,大量的买入其他盐商的存货。然后一边囤积食盐,一边开始卖盐。于是,盐价开始像坐了火箭一样,一直往上涨。最高价已经涨到将近100文。但依然是供不应求,因为老百姓都觉得命更重要。
  
  在整个盐业处于即将崩盘的情况下,汪朝宗和阿克占出手了。
  
  汪朝宗本来就是盐商首总,实际上,手中的库存更多。开始动作的时候,他就瞄准马德昌的价格,盯着马德昌的卖盐价格往下打。
  
  从现在金融学的角度解释,就是一个做空,一个做多。这时候,哪个庄家的实力强,子弹多,风向就会转向哪边。当一切已经差不多见了分晓时,身为朝廷管理者的阿克占,给了马德昌致命一击。直接官府行文,宣布用盐抗疫是谣言,并且指定了官盐销售的价格。
  
  马德昌最后功亏一篑,但是,在高价位抢盐的老百姓,却依然给盐商贡献了无数的利润。不管这个利润,是在马德昌手中,还是汪朝宗手上,这都不重要。盐商整体赚了很多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阿克占继续出手,皇帝南巡的捐输就有了。这个时候,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盐商,就心甘情愿地为了皇帝,而主动捐输。
  
  “之前《延禧攻略》已经融合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了,这《大清盐商》融合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并不意外。”
  
  “在清国大陆,不,哪怕是在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所有国家,盐是最赚钱的。”
  
  “在明朝时盐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到了清朝最顶峰达到了夸张的四分之三,可谓是妥妥的国家经济命脉。”
  
  姜辰明白,这也是王卉等人看中食盐市场的原因。
  
  “马家主。”姜辰走了过去。
  
  “你是姜辰?”马德昌看向了姜辰。
  
  “对,我是姜辰。”
  
  姜辰和马德昌里聊了起来。
  
  马德昌看起来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也不知道剧情开始了没有。
  
  《大清盐商》的剧情是在乾隆四十一年开始的。
  
  现在是康熙四十五年。
  
  “看来只能去了扬州,了解了具体情况才知道。”
  
  心中想着,姜辰和马德昌的聊天还在继续。
  
  “马家主,这是我给你准备的礼物。”姜辰从南娅手中拿过了一个盒子递给马德昌。
  
  “这是?”马德昌打开盒子。
  
  发现里面是玛瑙雕刻的财神爷。
  
  “马家主,祝你财源广进。”姜辰笑着说道。
  
  “姜公子客气了。”马德昌笑了起来。
  
  这玛瑙雕刻的财神爷,一看就知道价值连城。
  
  “姜公子,你这次来是……”马德昌问道。
  
  “马家主,我们姜家第一次来江宁府,所以想要弄一点盐引。”姜辰说道。
  
  “盐引?”马德昌目光一眯。
  
  “对。”姜辰点了点头。
  
  清仿明制通过“盐引”来管控食盐,“盐引”是朝廷勘发的食盐销售凭证(规定有进货盐场、销售区域、销售数量等)。朝廷以每引1.5两的价格将盐引售卖于盐商,以此获取盐税。清朝的盐商除了正常缴纳盐税之外还有项特殊职责——做朝廷、皇帝的“提款机”。逢年过节需上贡孝敬皇帝,每逢战事、灾害、皇帝出巡等还要“捐纳”银两以资助朝廷。随着朝廷和皇帝开销的增大,特别是乾隆开始营造“盛世”,富如盐商也承受不起。
  
  为了可以持续“薅羊毛”以及应对因人口增长而扩大的市场需求,乾隆十一年皇帝同意了两淮盐政吉庆的奏请,预提盐引。盐商们可以预支下一年度的盐引以扩大销售额,满足市场供应并增加“捐纳”能力。
  
  对于预提盐引,两淮盐政除了每引照常征收1.5两的盐税,还额外向盐商收取预提利息即“余利银”(每引2.1两左右),以作“办差、办贡”之用(朝廷、皇帝来摊派时钱先从这块出)。
  
  因为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融合了《大清盐商》,所以,一些乾隆时期的政策因为剧情的需要也融合在了其中。
  
  姜辰拿盐引,是为了弄私盐做准备。
  
  毕竟,私盐才是最赚钱的。
  
  “姜公子要多少?”马德昌问道。
  
  “十万。”姜辰回答道。
  
  明末每张盐引能带三四百斤盐,但是清朝入关就着手改革,为便于管理,每张盐引定额二百斤盐。现在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一年发的盐引有一百六十万张。
  
  “姜公子,你说笑了。”马德昌摇摇头。
  
  “马家主,十万张盐引并不多吧?”姜辰说道。
  
  “姜公子,你如果想要盐引,我要一年可以给你一万张。”马德昌说道。
  
  “一万?”
  
  姜辰摇摇头。
  
  一万张盐引,两百万斤盐?
  
  一斤盐提货的价钱是10文左右。
  
  哪怕卖八十文,两百万斤才赚多少钱?
  
  “姜公子,不能再多了。”马德昌说道。
  
  “也好,反正我们姜家做的是钱庄生意。”姜辰笑了笑,说道:“马家主,以后还希望你们能够照顾我们的生意。”
  
  如果能够让扬州盐商的钱进入环宇银行,哪怕是百分之一,环宇银行在清国大陆算是站稳脚跟了。
  
  “钱庄?”马德昌问道:“姜公子,不知是什么钱庄?”
  
  “环宇银行。”姜辰说道。
  
  “就是在江宁府刚开的环宇银行?”马德昌目光一凝。
  
  “对,马家主听说过?”姜辰问道。
  
  “姜公子,我听说环宇银行的主持人只是一些女子?”马德昌说道。
  
  “那是我夫人。”
  
  姜辰笑了笑,说道:“环宇银行是我们姜家产业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产业,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由我的几个夫人管理的。”
  
  “是吗?”马德昌目光幽幽。
  
  “马家主,你可知道环宇银行的大老板是谁……”姜辰神秘一笑,低声说道。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