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贞观无太子 > 卷五 第521章 逐渐成长的李承乾

卷五 第521章 逐渐成长的李承乾

卷五 第521章 逐渐成长的李承乾 (第2/2页)

两成多一年,呵呵,这可真不多。
  
  “是的,只有这么点儿。”李勤俭说道,“不过微臣经过计算,在第二年的时候,我大明的畜牧业应该能恢复到往昔的五成,第三年不出意外的话,能恢复到往昔水平,第四年甚至能超过往昔水平的三成左右。
  
  这也就是为何微臣要将称之为四年计划的原因?”
  
  再次听到四年计划这个词儿,李承乾莫名的有些乱入的感觉。
  
  这名字听起来还真有些熟悉,强行将那个古怪的念头从自己脑海中驱逐出去后,李承乾这才问道:“如今我们的畜牧业还不及往昔的三成,真有把握在第四年恢复并超过往昔水平?”
  
  这个涨幅单看一年的增幅,确实都算情理之中,但四年翻了几番的增幅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承乾这么一问,李勤俭便说道:“应该能做到。”
  
  “嗯?”李承乾眼睛一眯,“能做到就是能做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什么叫应该能做到?
  
  应该这个词,怎会从李尚书的口中说出?”
  
  对于李勤俭的答案,李承乾很不满意,当下语气也就低沉了一些。
  
  跟随李承乾这么久,李勤俭一听这语气,顿时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
  
  说到底,为官一途,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君臣奏对,岂能用应该、可能、也许这些模棱两可的词汇?
  
  想到这里,再想想李承乾那低沉的语气,李勤俭的额头不由的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当下,李勤俭就差双腿一软跪了下去。
  
  别说他,其余众人尤其是王玄策、普西偌这些初入官场的人,也是大气不敢出一个,不得不说,经过过去这两年的蜕变,李承乾的一举一动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君王了。
  
  当下,李勤俭也是硬着头皮,躬身说道:“微臣失言,还请殿下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李承乾摆了摆手道,“不过尔等都要记住,本王不希望再听到这种不确切的答案。
  
  凡事能不能做到,都得给本王一个准信,应该可能也许什么的,就别拿来糊弄本王了。”
  
  “臣等不敢。”一听到糊弄两个字,众人齐齐躬身道。
  
  李承乾冷笑一声,又看向李勤俭继续道:“那李尚书再说说,畜牧业在四年恢复并超过往昔水平,能不能做到。”
  
  “只要殿下一道手令,定能做到!”李勤俭立马说道。
  
  “什么手令?”李承乾问道。
  
  “严禁宰杀两年内的牲畜,违者重惩!”
  
  一听他这话,李承乾瞬间就明白了,但李承乾还是不由的摇了摇头,下发一道这样的手令不难,可执行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两年内的牲畜看上去可没那么好判断,而且,牲畜的数量极大,朝廷也不可能去统计每家每户的牲畜是哪年下的崽,而且,两年内的牲畜从体型上和三年的牲畜也没法判别。
  
  这玩意儿,有的人养得好,一年的牲畜可能都和别人三年的牲畜相当,有的人养不好,三年的牲畜可能还不如别人养个一两年的。
  
  见李承乾摇头,普西偌倒是笑道:“殿下还是小觑了殿下如今在百姓心中的声望,殿下只管下令就是。”
  
  普西偌作为曾经的牧民,他比李承乾要了解老百姓的心态。
  
  不说李承乾如今在百姓中的声望如何,就算李承乾如同当初的慕容顺和慕容伏允一般昏庸无道,可只要他下发了手令,绝大多数老百姓也会遵从。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在绝对大多数来百姓看来,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敢去挑战王的权威。
  
  这跟声望无关,这是从骨子里带来的畏惧感。
  
  李承乾这个后世人,钻空子钻习惯了,可在这个年代,其实没多少人敢钻空子,尤其是普通来百姓。
  
  真正敢钻空子的人,说到底只是少数。
  
  再说了,不过是严禁宰杀两年内的牲畜,这对老百姓的影响其实也不大,两年内的不准宰杀,大不了宰杀两年以上的得了。
  
  就算真到了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把这两年内的牲畜换成粮食也是一个法子,又不是禁止两年内的牲畜不准买卖。
  
  “那行,此事儿便交给伱们户部去办。”李承乾点了点头,道,“来人,拟旨。”
  
  既然普西偌他们都有这个信心,李承乾自然不会拒绝,说到底,也不过是一道手令罢了,李承乾索性给他们一道旨意。
  
  他也希望大明的畜牧业能早日恢复到往昔水平。
  
  “殿下放心,微臣一定将此事办好!”李勤俭立马说道。
  
  说完之后,才松了一口气,刚刚的李承乾的确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四年计划就算了,索性改成五年计划,五年内,本王要看到我大明的畜牧业恢复到超过往昔水平的五成,可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李勤俭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继续道:“对了,你们对于大明的赋税可有什么思路?”
  
  “回禀殿下,大明如今的赋税只有商税一途。”普西偌闻言,当即说道,“老臣以为这赋税,不太合理。”
  
  “嗯?”李承乾问道,“左仆射此话怎讲?”
  
  “以往税收的重点都在畜牧业、农业以及人头税上面。”普西偌说道,“虽然如今我大明畜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加之大明立国之初,这几方面的税赋确实不好弄,但虽然不好弄,却不能不弄。
  
  如此长期以往下去,老百姓若是养成了习惯,未来这赋税就更不好收了。”
  
  对于普西偌的说法,李承乾很是认可。
  
  当一个人觉得这是自己理所应得的一部分后,久而久之,这个想法持续下去,哪怕今后他们有了承担赋税的能力,他们也不愿意交税了。
  
  这就是人性,人性可经不起试探。
  
  “左仆射说得在理。”李勤俭也是点了点头,“之前微臣曾经从侧面对那些牧民打听了一下,一提到税赋这个问题,他们就故左而言他。”
  
  “人之常情。”李承乾道,“这是我们的疏忽,也是本王的疏忽,很多规矩在立国之初就应该立下来,而当时的我们都没这么做,好在如今也不算太晚,倒是还有回旋的余地。”
  
  这话倒是没错。
  
  李承乾他们建立大明的时候,众人都没经验,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在过河。
  
  加之当时的大明穷得老百姓都需要朝廷来接济,哪儿还有余粮交什么赋税。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李承乾继续说道,“大家也不用自责,当时的情况你我都清楚,不过普尚书说得也确实在理。
  
  不过事情既然发生了,那就得想办法解决,依诸位而言,如今之际,该如何办?”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