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犁汉 > 第二百七十八章:武运

第二百七十八章:武运

第二百七十八章:武运 (第2/2页)

说完这些,卢植直接站起,以手中箸指着后面的地图屏风,下令道:
  
  「现在河北黄巾驻扎在东面的列人。我意分兵三路,会攻河北黄巾。」
  
  他抽出一令箭,道:
  
  「宗员何在?」
  
  宗员掀起下摆,小碎步到厅前,拜道:
  
  「在。」
  
  「宗员,你带幽州突骑并我麾下扈兵三千,直插列人广宗之间,遮断两地援兵。」
  
  「喏。」
  
  于是,宗员弯腰低头,手举过头顶接过令箭后,躬身退下。
  
  「董卓何在?」
  
  此言一出,董卓哗一声站起,大步走下厅前,对卢植抱拳:
  
  「末将在。」
  
  「我令你带河东军团,作为先锋,东进咬住列人方向的青州黄巾。没有我令,不许放一兵北返。」
  
  「喏!」
  
  董卓抱拳接过令箭,雷厉风行的就带着河东系和凉州系的扈将退下堂,但被上首的卢植叫住,他还没说完。
  
  虎目扫射众将,卢植一字千钧,道:
  
  「我将带领北军、赵国、魏国、河内军团随董卓军后,一旦咬住青州黄巾,就对其发动总攻。此战,各将务必全力以赴,我也知道此战艰苦,但不如此,如何别你我忠勇?此为我等立功之秋,我先在这里祝诸君武运绵长。」
  
  众将也吼道:
  
  「祝卢帅武运绵长。」
  
  「那就散了吧。」
  
  「喏!」
  
  于是,军府内一声雷鸣。众将齐齐撤下,返回军营,准备后面的战事。
  
  在河北汉兵摩拳擦掌的时候,离着不远的列人,青州黄巾军济南渠帅祭孙正充满哀伤的看着手上的黄巾额带,这上面还有一摊血迹。
  
  这额带是已经战死的太平道人公将
  
  军张梁带的,那血迹也是人公将军的,他在临死前将自己的额带传给了门徒祭孙,让他继承自己的遗志,不要忘黄天之业。
  
  这两个月发生事情,让祭孙都有点恍如隔梦。
  
  自四月起事,青州黄巾军因为扎根乡野,人力资源和势力都很深。所以一旦起事,先后拿下了东平陵、高唐、临济三座郡城,控制了各城周边的乡野社亭,在各路口建立了壁垒,可以说将整个青州北部地区连成一片。
  
  那时候是祭孙觉得最快意的事情,每天都会有人来投奔,每天都会开豪势的乡坞,到处是分田分粮,好不快意。济南、平原郡、乐安都是铁官富集的地方,黄巾军一旦打破县城,立马就能武装一批兵力,所以起事只三个月,青州北部三郡国的黄巾军就拥兵十万了。
  
  他们还和度满、杨茂的泰山军一起,先后攻打了临淄等城,大有讲整个青州都化为地上道国的趋势。
  
  也是在这种如火如荼的时候,七月河北总道来了谒者,让青州黄巾组织兵力北过黄河支援河北战场。
  
  当时各方渠帅稍微讨论一下就决定出兵了。反正建立黄天之国是他们的理想,北上也是去推翻汉室。而且现在他们在青州处于绝对优势之中,留在这里的兵力也过于浪费了,不如北上支援河北战场,既能帮助总道应对难关,又减轻了青州的外线压力。
  
  于是,由临近冀州的济南、乐安、平原三郡作为北上的主力军。当时北上的一共九个军,共计七万人上下。
  
  在济南的祭孙、平原郡的张饶、乐安的徐和共同率领下,青州黄巾七万人开始北过黄河。
  
  青州在大河一线的防务主要由高唐一地驻守。原先大河在前汉的时候,还不在此处,后来新莽时期大河改道,就从高唐北面而过入海。也因此这里专门有一只河兵守护高唐津渡口。但可惜,这只河兵人数并不多,并没有能抵挡住青州黄巾汹涌而来。
  
  全军渡过大河后,后面最紧要的就是清河国的重城鄃城。此城在大河以北,是入冀州清河国的必经之所。所以,青州的黄巾也做好了在此城浴血的准备。
  
  但在青州黄巾渡过大河,三路并发直袭鄃城时,城内汉军见其烟尘就崩溃了,全军弃城而走。等青州黄巾赶到时,城内已无一兵。就这样,这座河北重城就落在了青州黄巾之手。
  
  之后祭孙下令摧毁鄃城城墙,然后继续北上,准备深入清河国境内。
  
  如果说青州黄巾在鄃城是旗开得胜的话,那在西北面的夏津,就是青州黄巾从未有过的大败。
  
  夏津是古赵国地,齐晋在此会盟,但因为大河改道的原因,此城早就衰败,大部分人口也从这里迁往了不远处的鄃城。但偏偏就这么个斗大的小城,却让青州黄巾损失惨重。
  
  守卫夏津的是我们的老熟人,审配。此人在当年阳球出事后,就外放做了夏津长,一个残破的几乎是废弃之城的守长。
  
  但审配到底是审配,处逆境而志更坚。上任后不断招徕流人,开垦土地,倒将这一小城打理的不错。
  
  今年四月太平道起事,又是在随着河对岸青州局势的日渐败坏,审配预料到青州黄巾必定会北上加入河北战场。而夏津虽然破败,但濒临大河,是黄巾军北上的必经之地,于是他募集壮勇,打造器械,重点是将夏津的城防又一次修缮了。
  
  夏津城很多人都是审配招徕的失地流人,他们在审配的帮助下定居于此,重新拥有了土地,自然乐意为审配效死。
  
  所以当祭、张、徐三渠帅率兵逼近夏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一座内外相和,城防坚固的坚城。
  
  此战一开始非常顺利,青州黄巾进抵夏津南的葛塘时,正击溃率壮勇出城的审配。审配仓促应战,不敌败退回夏津,青州黄巾乘胜
  
  追击,兵入城内。
  
  但这一切都是审配设下的圈套。其人早就在城内南城堆满柴草,灌油,等黄巾军一入城,审配等人早已进了内城坞壁。
  
  于是在审配的一声令下,火箭四发,南城火光冲天,冲入进城内的三千余黄巾全部被烧死。
  
  不仅如此,审配还有一只百人的马队,是他变卖家业打造的,以自己族弟审岱为骑将。
  
  开战前,这马队就被匿在北城根,等城内这边大火一起,审岱就带着百人骑队捆着树枝,惹出烟尘,向着城外的黄巾军狂飙。
  
  城外黄巾军本就被城内滔天大火惊骇,猝然看到北面烟尘四起,又以为是汉军伏兵来了,惊惧之下四处狂奔。
  
  要不是祭孙亲自带着扈兵挡在最前,击溃了审岱的袭扰,黄巾军没准就要崩溃了。但饶是如此,此战黄巾军也损失惨重,再不想费力攻打夏津了。
  
  他们匆匆收拾了部众,一路又烧杀掠劫了些坞壁作为报复。之后就放弃夏津,继续向着清河国的郡治甘陵进发。
  
  而夏津城内的审配到底是兵力有限,也不敢出城与青州黄巾硬碰硬,也就看任黄巾军继续北上了。
  
  夏津城之败也打醒了青州黄巾的过分乐观的心态。原先他们在青州顺风顺水,一方面是积累够多,汉军矛盾又大。另一方面也是有留守泰山的泰山军作为攻坚部队,屡屡正面击溃汉军。
  
  而现在离开了本土优势,又没有泰山军攻坚,青州黄巾的成色立马就在夏津一战试了出来。说明现在的青州黄巾实际战斗能力并不强,而且军纪不好,稳不住军阵。一旦遇到像审配这样的对手,兵力再多也是被人打。
  
  正是有此认识,祭孙、张饶、徐和三人紧急磋叹,在祭孙的主持下,两渠帅都很坦诚面对自己一方的真实实力,于是他们决定,一路上能不攻城就不攻,非要攻,也是佯攻掩护主力北上,绝不恋一城得失。
  
  正是有此机动战略,之后青州黄巾顺风顺水。他们越过甘陵,一路北上百里,然后在界桥被拦住了。
  
  界桥是广宗城外清河上的一座永固桥,当时守住界桥的正是一只围困广宗黄巾主力的汉兵。
  
  彼时,河北汉兵已经将河北黄巾主力围困在广宗。双方在城外工事反复焦灼战斗,彼此都差最后一口气。
  
  而这时候青州黄巾的率先赶到,直接让河北汉兵以为大势已尽,贼援兵已到。所以界桥上的汉兵未战先溃,随后溃退传染全军,河北汉兵知难抵敌,四处逃散。这一退就退到了巨鹿。
  
  之后,青州黄巾就成功的与城内的河北黄巾汇合了。两军合兵,热切高涨,真的是人人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孰不知他们大部分人的的武运还未开启就魂断巨鹿城下。
  
  在乐观情绪推动下,三张一同出兵,带着河北、青州十余万黄巾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一路追杀汉军到了巨鹿。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关键时间董卓从太行山道杀出,直攻巨鹿城下的黄巾军。黄巾军大败,人公张梁战死。
  
  此大胜,汉兵本乘胜追击,但就在巨鹿修整的时候,敖仓粟被泰山军断了,不得以,河北汉兵只能移军到了邯郸就食,一直到了今日。
  
  而在此期间,黄巾军也缓了过来,也试探性的将军力排布到了邯郸东面的列人,这座漳水上的坚固城塞。
  
  于是,可见的,在泰山军到来之前,一场河北大战也要开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