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犁汉 > 第三百五十八章:雄杰

第三百五十八章:雄杰

第三百五十八章:雄杰 (第2/2页)

「你告诉老淳于,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死于国事。纵横尸疆场,也好过老死于醇酒妇人之首。为国许忠的时候到了,让淳于琼好自为之。」
  
  一番话,说得那粗豪军吏动容,此人伏在地上,高喊:
  
  「谨遵袁帅令,末将鞠义愿为袁帅效死。」
  
  说完,这鞠义就带着数十骑复杀回前阵去了。
  
  这鞠义是怎么会在这里呢?
  
  实际上他本该就在这里。鞠义所在的金城鞠氏是当地大族,其被作为西州精英被选入禁中担任武职。
  
  后来他作为北军中的一员,被皇甫嵩所招募,随其南下豫州平乱黄巾军。
  
  本来在原有的历史中,他应该在皇甫嵩北上击败张氏三兄弟后,就和皇()甫嵩留在河北坐
  
  镇当地的。
  
  然后就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他会遇到韩馥、会遇到袁绍,也会遇到公孙瓒,最后在界桥成就他最光辉的时刻。当然也是他最后的谢幕。
  
  只是此刻,他鞠义依旧是一籍籍无名之辈,只是淳于琼手下一普通骑队将而已。
  
  片刻,鞠义等人就走的一干二净。车阵前再次恢复平静,只是袁绍的内心却没有面上的那样从容,只抿着嘴听着前方的厮杀声。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前方的声音更小了,几不耳闻。
  
  恰在这时,一直闭目休息的袁绍突然从马扎上站起,高喝一声:
  
  「全军披甲。」
  
  随后一个军吏传一个军吏:
  
  「全军披甲。」
  
  之后全军就开始动了起来,众军士在仆隶的协助下从厢车上拿下衣甲穿戴起来。
  
  这个空当,辛评突然就问袁绍:
  
  「主公,这是要去哪里呢?」
  
  袁绍澹澹的回了句:
  
  「支援淳于琼。」
  
  辛评一惊,刚想说之前他不是提过吗?那会你可不像是要去支援的样子呀。
  
  袁绍自顾自说了句:
  
  「就如我之前阵前说的。在骑兵追击下,撤必然是个死路。但在这车营等,也是一个死路。敌军骑兵只需要下马负草,就能将我车营焚毁。到时候众军士失了车阵依凭,如何还有战心?所以活命的机会只有现在,那就是主动出击,趁着敌军兵惫马疲,杀过去。」
  
  这会许攸不再提反对建议,而是重重对袁绍一拜:
  
  「主公,下令吧。」
  
  如此这般,在众军吏的下拜中,袁绍令全军向前,与河东军一决死战。
  
  在大日下,袁绍雄姿英发,带着六千敢死士奋勇向前搏出一条活路。
  
  但说来也奇怪,当袁绍奋军出击的时候,对面的河东叛军竟然主动撤却了,只留下数百淳于部残卒。
  
  这淳于琼好一个悍将,即便身被数创,但依旧意气自若,还指挥着残兵向着敌骑发动反冲锋。
  
  真正是铁血悍将淳于琼。
  
  对于河东军的撤退,袁绍心里是有准备的。实际上,在车阵的两个时辰里,他已经将各种情况都想过了。
  
  他知道董卓就是一头狼,正看着自己发馋。但他又吃不下自己,只能等自己犯错。如果自己跑,或者等淳于琼被歼灭,那袁绍都是个死。
  
  而唯一的活路就是河东兵和淳于琼部斗的难分难解的时候,他袁绍主动出击,而且是要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料定董卓不敢打,因为董卓手里的兵比他袁绍更不敢耗。
  
  袁绍手里的,除了自己那八百族兵是不能耗费的,其他的哪个不能舍弃?便是如淳于琼手上的两千精锐,还不是被袁绍做楯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这些兵力并不是他袁绍的根基。他的根基是他的名声,是四世三公的威望。有这些,他袁绍去哪个地方,都能再拉出一支军队来。
  
  但他董卓能如此吗?
  
  没了他手上的军队,他董卓就是个死。还想东山再起?别看他现在好像在关东、关西之间左右逢源,但换句话说谁都没将董卓当成自己人。如果董卓手里的兵在这里和他袁绍血拼光了?他董卓还能守得住河东?
  
  所以袁绍才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摆开来和董卓一决死战。
  
  而一切就如袁绍所料的,他赌赢了。
  
  最后,袁绍虽然西进河东的任务失败了,其前军精锐也()阵没千余,但他的主力还是完好,并通过这一战,他袁绍的名声也打出来了。
  
  可以说,对于袁绍来说,这一次不亏。
  
  看着袁绍军逶迤后撤,附近一处坡塬上,董卓的悍将们皆围绕着董卓看着眼下这些。
  
  其中一个大胡子悍将,也就是郭汜忍不住了:
  
  「明公,咱们就这么放这些人走?干脆我带人冲一波。将这些人都撵到大河里去。哈哈。」
  
  说完郭汜忍不住和边上的樊稠、华雄等人大笑。
  
  「闭嘴。」
  
  突然董卓就是一身暴喝,吓得边上这些悍将噤若寒蝉。
  
  董卓转身,怒骂郭汜:
  
  「都说了,不要就知道打打杀杀,打仗要靠脑子,懂不懂!我为何要将这些汉军赶尽杀绝?到时候岂不是便宜了关西那边?」
  
  郭汜被骂得不敢回嘴,只好盯着脚面一个劲看。
  
  董卓骂完了郭汜,心情也舒畅不少。
  
  说实话,他真的不想这么快就展现他的立场。但形势的变化让董卓不得不如此。
  
  自他派遣李儒去往长安回来后,就将这一路的情况告诉了董卓,并直言,如果咱们河东军不参与随后的战事,关西军是顶不住关东军的进攻的。
  
  也就是说现在关东关西之间实力的天平已经失衡了。他董卓再不选边站,最后两边都是敌人了。
  
  那选谁呢?如果是一般人还会在东西之间犹豫。毕竟追随胜者自然更稳妥,但投西站,那是雪中送炭,选东站,不过锦上添花。所以从重要性上,自然选西又更好。
  
  但董卓岂是常人?他深刻的认识他自己和麾下众军的命运早就和关西连在一起了。先不说他们大部分都是关西人,在关东根本没有出头的日子。只说一点,就是西边的刘宏多大了?而东边的小皇帝才多大?
  
  他董卓已经规划好了,一旦加入关西方面,那东西之间对抗就能均衡,他们武夫照样平步青云。而一旦刘宏故去,关西还能以谁为首?
  
  这一次,他董卓想得很明白。
  
  这一次,我董卓要为自己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