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9章 (第1/2页)
三人围坐在靠窗的圆桌旁,一边喝茶吃东西,一边漫无边际地闲聊着。
聊了一阵,阿杰莉娜可能觉得有点无聊,便从自己背着的挎包里,掏出一本书,准备开始看书。
雅科夫见状,好奇地问:“阿杰莉娜,你看的是什么书?”
听到雅科夫在问自己,阿杰莉娜把手里的书递过来,将封面朝着雅科夫和索科夫二人,嘴里说道:“是一本新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写得真是太棒了,我连着看了好几遍。”
索科夫和雅科夫两人听到阿杰莉娜说出了书名,又看到书的封面之后,不禁对视了一眼,都看到对方脸上露出的古怪表情。
阿杰莉娜见两人这种反应,不免有些诧异地问:“怎么,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看过,当然看过。”雅科夫迫不及待地回答说:“这本书还没有出版,我就看过。”
“真的吗?”阿杰莉娜听后有些吃惊:“书还没有出版,你就看过?雅沙,你是认识出版社里的编辑呢,还是认识的作者?”
雅科夫并没有立即回答阿杰莉娜的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阿杰莉娜,你知道这书的作者是谁吗?”
阿杰莉娜把书往桌上一放,眼睛盯着雅科夫说道:“当然知道,书的作者是M·M·索科夫。对了,米沙,这作者的姓氏和你一样,没准和你还是亲戚呢。”
索科夫见到样书时,就注意到封面上自己的名字是缩写,米哈伊尔·米哈伊尔诺维奇是用M·M来代替的,因此阿杰莉娜这个书都看过好几遍的读者,也没有把自己和书的作者联系起来。
见索科夫不说话,雅科夫笑着说道:“阿杰莉娜,你认识米沙的时间也不短了,那你知道他的全名吗?”
“当然知道。”阿杰莉娜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的全名是米哈伊尔·米哈伊尔诺维奇·索科夫……”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忽然戛然而止,随即用满脸震惊地望着索科夫问道,“米沙,你不会告诉我,说这本书是你写的吗?”
索科夫倒是想告诉两人,这本书的真实作者是瓦西里耶夫,但对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写作的打算,因此自己就利用穿越者的优势,让这本书提前面世了。但他啊此刻只是微微点点头,面带笑容地说道:“没错,这本书的确是我写的。”
虽然阿杰莉娜的心里早就有准备,但听到索科夫亲口告诉她,说这本书是他所写的时候,她还是感到了震惊。
过了好一阵,她才清醒过来,用钦佩的语气说:“米沙,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不但指挥打仗是一把好手,就连写书也写得如此精彩。不瞒你说,自打买了这本书之后,我几乎每天都要打开看看。”
“喜欢这本书吗?”
“当然喜欢。”阿杰莉娜说完这话之后,神情忽然黯淡下来:“我原以为五名女兵,总有一人会活下来,谁知她们最后都牺牲了。”
“悲剧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悲剧往往涉及到人性的冲突、道德的选择、命运的无奈等深刻主题,这些主题直接触及到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深思。”索科夫一本正经地说道:“假如女兵中有幸存者,那么这本书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索科夫讲出的这番大道理,阿杰莉娜思索许久之后,才缓缓地点头表示认同:“米沙,你说的没错。假如有女兵幸存下来,哪怕是我最喜欢的丽达,恐怕书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多。”
“米沙。”旁边的雅科夫插嘴说道:“你最近写的新书,也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吧?”
“是啊。”索科夫对这一点倒是不否认:“为了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无数的指战员在战争中牺牲,新书里的主角就是在战场上牺牲的一个普通战士。”
“米沙,你的新书叫什么名字?”阿杰莉娜有些迫切地问:“写的是什么内容?”
“新书的名字叫《普通一兵》,”索科夫简短地回答说:“主人公是马特洛索夫,他为了掩护战友突破敌人的阵地,用自己的胸膛堵在了敌人碉堡的射击孔。”
“你说的这位英雄,我听说过。”阿杰莉娜表情如常地问:“除了这类军事题材外,你还能写别的题材吗?”
索科夫有些意外地望向了阿杰莉娜,惊诧地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知道,也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军事题材都是作家们无法绕过的创作题材。”阿杰莉娜谨慎地说:“我觉得在严肃的军事题材中,也能加入一些感情的成分。你觉得呢?”
“米沙,我觉得阿杰莉娜说的有道理,你在以后写的书里,可以多增加一些有关感情的剧情。”
“米沙,其实你的这本书里,就有不少关于感情的描写。”阿杰莉娜用手指在书的封面上轻轻地敲了几下,继续说道:“比如说,丽达和奥夏宁的相识、相爱和结婚。当战争爆发之后,因为奥夏宁的下落不明,带着孩子的丽达,坚决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家,哪怕敌人的炮弹就在屋外炸响,她依旧要等着奥夏宁的归来,深怕对方回来时看不到自己会着急。”
雅科夫听到这里,也想起了相关的剧情,赶紧补充说:“后来还是两名负责疏散的战士,发现抱着孩子坐在家里的丽达,并把她拉了出来,否则她有可能被德国人炮弹炸死在屋里。”
索科夫呵呵地笑了起来,他拍着雅科夫的肩膀说道:“雅沙,你难道忘记了,我是这本书的作者。丽达在后面有很重要的戏份,我怎么可能让她早早地死在德国人的炮火之下。你就算看到她所在的房屋被德军的炮火炸塌,我也能让她完好无损地抱着孩子从废墟里爬出来,并且还能给读者以最合理的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