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 第194章:日军的舆论战

第194章:日军的舆论战

第194章:日军的舆论战 (第2/2页)

日军还在自己曾经酿成惨剧的房屋外墙或附近张贴色彩鲜艳的海报,海报上画着的内容,大都相同。
  
  一名英俊的RB士兵,把一名中国小孩抱起来,同时把一桶大米递给孩子和母亲,把糖果和其他食品递给孩子的父亲。
  
  海报的右上角写着:“回到家乡来!给你饭吃!信赖RB军!可得救助!”
  
  与此同时,RB还在金陵和沪上举办招待会和媒体活动,以此转移人们对金陵大屠杀的注意,争取给金陵城内的士兵,处理尸体的时间。
  
  1938年2月初,一名日军将领曾邀请他国外交官代表出席RB大使馆在金陵举办的茶话会,这位将领在茶话会上吹嘘说,RB军队以纪律严明闻名于世,在日俄战争和九一八事变期间,军队没有发生过一起违纪事件。
  
  他说,即使日军出于某种原因在金陵城内犯下暴行,那也只能是因为中国人在某些外国公民的煽动下,对日军进行抵抗的结果。
  
  这是在暗指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成员。
  
  但奇怪的是,这位将领的话与其在同一场演讲中的言论相互矛盾,他之前就曾承认,在向金陵挺进的途中,日军曾因找不到任何吃的或可用的东西,而把愤怒发泄到中国人身上。
  
  他国外交团并未被RB媒体的伎俩愚弄,他们对RB在金陵所犯下的罪行,并非一无所知。
  
  这是一场舆论战,日方的确取得了成功,有不少国内人士相信了日军的报道,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不明真相。
  
  夏远来自未来,对金陵城未来的走向相当清楚,哪怕是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也不能够改变什么。
  
  他只能够保留证据,在日后的战后审判中,以期望让中国人手中掌握更多的关键性证据。
  
  同样的。
  
  在夏远努力搜集证据,打击日军的时候。
  
  安全区里的国际委员会成员们,也没有停止行动。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竭尽所能的对RB密集的宣传攻势进行反击,在大屠杀最初的几天时间里,安全区负责人借助一些外国记者的帮助,拍摄并采访了许多受害者的视频,以及日军屠杀的画面,紧接着就遭到RB的驱逐,所拍摄的东西也被日本人收走。
  
  此后,RB政府开始禁止其他国家的记者进入金陵。
  
  如《芝加哥论坛报》的马克思·科佩宁就曾被挡在金陵城外,不得进入金陵。
  
  当日本人发现他们的行为不再受到世界媒体监督之后,日军更加肆无忌惮的实行暴行。
  
  但是,日本人还是小看了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开展宣传活动的能力。
  
  安全区负责人的一大共同特点是,他们在文字表达方面都接受过出色的训练,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语言善辨的作家和演说家。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中不乏一些传教士,曾在美国和欧洲最好的大学接受教育,成年后将其大部分岁月都献给了布道、撰写文章和基督教的巡回演讲,国际委员会许多教授,还曾出版过自己的著作。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团体,他们非常善于同媒体合作。
  
  早在金陵沦陷之前,他们就通过金陵的电台广播发表演讲,或在通俗报刊上撰写有关中国的文章。
  
  这些传教士,还有一个让日本人意想不到的目标,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地狱’的真正含义,追求‘地狱’的真相。
  
  当金陵沦陷之后,日军在金陵城内大肆屠杀中国人,满街尸体、血红的场景,断壁残垣,与他们所想的地狱场景如出一辙。
  
  他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竟然在金陵实现。
  
  他们用犀利的文字和充分的证据,描绘他们在金陵城内见识到的‘地狱’的场景,他们把关于地狱的描写,生动的记录在日记之中,还出现在他们寄给朋友、亲人的信件,以及寄到上级的报告之中。
  
  这些信件和报告经过多次复制和打印,经过媒体报道,在国外也掀起一阵波浪。
  
  而这些内容,都是没有任何署名的。、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成员们相当清楚,如若是被日军发现他们把金陵城内发生的事情,以信件的方式传递出去,势必会遭到日军的报复和驱逐,所以他们在寄给家中的信件以及报告上,都恳请收件人不要透露他们的名字和信息。
  
  马吉牧师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请勿务必谨慎处理这封信,一旦将它发表,我们可能会被驱除出金陵,这对金陵的中国人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安全区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基本都是依靠着这些国际委员会成员的身份,日本人忌惮他们的身份,加上其他国家的间接干预,这个安全区才存在。
  
  不敢想象,如果这些人被日本人驱逐,那么安全区里的中国难民将会遭到何种的对待。
  
  怕是会像遭到屠杀的金陵城平民一样。
  
  日军的严防死守固然有用,终究有不少记者记录的东西被日军搜走,但也并非是所有。
  
  这其中就包括乔治·菲奇的日记,是最先被带出金陵,并在沪上引起‘轰动’,这篇日记和其他人的故事,很快就刊登在《时代周刊》、《读者文摘》和《远东》等主流杂志上,激起广大美国读者的愤慨。
  
  日记中记录的故事,还被一些著作收录。
  
  日记虽然成功发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对于日军的大手笔,加上美方的帮助,他们反击的力度就小好呢多。
  
  不出所料,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报告引起不少美方民众的质疑。
  
  尤其是当一篇《金陵劫难》的文章刊登在《读者文摘》上后,一位订阅者给编辑写信,他说:“真是不可思议,你们居然相信这种东西,这明显是拙劣的宣传,让人不禁想到上次战争期间向公众灌输的虚假消息。”
  
  其他订阅者也有类似的评论,多数为对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