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靖明 > 第301章、什么事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301章、什么事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301章、什么事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2/2页)

内察事厂在湖广平叛中也建了功,张镗官升一级,如今作为内外察事厂总督。
  
  “不必。”朱厚熜摇了摇头,然后忽然说了一句,“皇兄英武啊。若非应州一战,朕没这几年安稳时间。但如今那阿拉克汗用了六七年时间,北元政局渐渐稳定,北境要多事了。弘治十一年后,北元断贡快三十年了。孛儿只斤·博迪虽稍稳内局,但这么多年只靠一些边镇走私,不够让北元许多人满意的。”
  
  黄锦没法附和什么,听得出来皇帝只是自言自语、理清头绪。
  
  但是陛下继位以来,北边并非一直相安无事。
  
  正德十六年八月,在杨一清刚刚抵达西北,那仍旧被大明人延用之前对达延汗称呼的“小王子”、实则是如今北元新汗的阿拉克汗孛儿只斤·博迪就进犯过。
  
  嘉靖二年五月和八月,北元也有进犯过。
  
  这还是正德十二年应州大捷、达延汗随后死了,北元经历了如今阿拉克汗与他叔叔对大汗之位争夺的缘故。
  
  虽然有杨一清在那边坐镇,没出什么大乱子,但北边从来都称不上风平浪静。这几年里,边镇也战死了一些官兵。
  
  朱厚熜略微感慨一二,就感觉到帅才将种的缺乏。
  
  毕竟他还记得,嘉靖年间发生过蒙古兵临北京。
  
  今年这武将大比、武举殿试,明年制科,也不知能不能找出几个好苗子。
  
  ……
  
  朱厚熜忽然由肥料想到了北方军务,是因为严嵩的奏疏。
  
  严嵩的奏疏里,其实说的也不是这个事,而是奏请了一个策略:闽浙这种山多田少的地方,那些犯禁下海之家也确实有他们的难处。趁这次浙江推行新法和推选乡贤之际,能不能在宁波及宁波之外已经颇成规模的双屿诸岛那里再设市舶司?
  
  但这市舶司,不是继续处理朝贡贸易——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国与国之间讲利益。
  
  严嵩只是判断出了皇帝对于鸟粪石的重视,因此给出了一个方案:准乡贤之家的海商登记造册,统一于宁波市舶司课税。出港交银,归港则按船数需运回相应数目的这鸟粪石。
  
  为了避免和广东市舶司冲突,闽浙海商只在皇明记分号的统帅下,往吕宋、日本、琉球等方向贸易。
  
  朱厚熜有点佩服严嵩。
  
  他既判断出了自己对鸟粪石很关注,又判断出了自己并不想就挖大明沿海岛上的东西,又或者说判断出了以大明的田土之广、自家这些鸟粪石不够用。
  
  但更重要的还是,严嵩借这个机会,是真想在沿海巩固属于他的人脉班底——这事若成,闽浙海商从此不必偷偷摸摸,虽然绝了此前私下里实质的垄断之利,但总比前几年的压打要强。
  
  有多少闽浙官绅富户会感恩严嵩?
  
  这个提议,其实是开关提议。
  
  虽说现在只是允许某些乡贤去做这生意,但口子打开之后,规模自然会越来越大。不和广东市舶司那边的皇明记冲突,也只是试探一下皇帝的意思罢了。
  
  大举对外贸易,会不会有损陛下“南洋海上长城”的国策?
  
  所以要可控制地让一些人去做,仍旧是取了都以皇明记为首的策略。
  
  朱厚熜思考过其中利弊。
  
  以鸟粪石代替归港时要交的税,不能说没成本,但确实省了一些另行采买产生的成本。船载货出去,再载货回来,有太多东西的利润可能比这鸟粪石高。
  
  这确实是能初步保证所需的量和成本的法子,但如果要见效,第一年人家总还得到那边组织人去寻找、开采这玩意吧?
  
  所以很可能还会出现第一年只记账、欠着的情况。实质上,对海商之家的银钱周转也有利。
  
  鼓励不小。
  
  但怎么定这比例?交多少斤这鸟粪石能折多少税?
  
  海外拿到这些鸟粪石,也是要付出成本的,除非……转嫁成本,让那边的人去做黑心老板、用奴隶一般的苦力去挖……
  
  最后一吨鸟粪石能换点大明瓷器丝绸什么的……
  
  是不是还有助于搞乱某些国家,弄得民怨沸腾之类?
  
  正是因为从严嵩提议的法子想到了经略南洋的另一个可下棋路,朱厚熜才想到了北面。
  
  但他没有先给什么意见。
  
  奏疏是通政使司送来的,通政使司还会送去国务殿。这些事情,目前表面上只是政务,而且与新法有关,朱厚熜要先等他们阅卷完,听听他们的意见。
  
  涉及到了开关与否的事,那就不是总理国务大臣能自己决定的,这事必定要上国策会议。
  
  什么时候开关、怎么开关,这事很大。
  
  严嵩只怕觉得日本那边也有鸟粪石,所以说闽浙海贸往东,广东海贸往南。
  
  日本有没有鸟粪石,朱厚熜不清楚,大概率是很少的。
  
  但日本有银山,朱厚熜很清楚,很眼馋。
  
  殿试刚刚考完货币相关的事,为了以后做准备,大明朝廷首先需要尽力储备白银。
  
  日本那边和大明断绝贸易三年了,要不要也用这贸易给他们那“战国时代”再添一把火?
  
  民间海商的货船,只怕有些倭寇也更敢抢一点。
  
  若是抢了,那将来都是理由。
  
  所以这事只怕还不仅仅是国策会议上商议就完了的,还得上军务会议商讨一二。
  
  “事情好多啊。”朱厚熜叹了一口气,“走,先去看看朕的孩子们。”
  
  又过了一个冬,朱厚熜添了两个女儿。
  
  如今,他已经深深地在这个时代扎下了根,推动着大明按照他的想法在焕发着新面貌。
  
  要守护住这一切,朱厚熜要面对的事情太多。
  
  所以他不能做独夫,什么事都只自己做决定,要等重臣们也发表一下意见。
  
  “你先遣人告诉严嵩,这事要通盘谋划,不是旬月之间能仓促决定的。他还年轻,朕也时常想到他,不必急着收拢闽浙士绅的人心。”
  
  黄锦呆了呆,这话可有点重。
  
  而且严嵩都快五十了,他很年轻吗?
  
  朱厚熜是想敲打一下严嵩。
  
  聪明归聪明,他若格局更大,就不该仅仅因为一个鸟粪石就上这样的奏疏。
  
  朱厚熜虽然知道鸟粪石作用大,费宏他们呢?以一个鸟粪石为由重设浙江市舶司,亏严嵩能联系起来。
  
  揣摩上意是有一手的,朱厚熜还得帮他在国策会议上好好阐述鸟粪石的作用,最好还有金坷垃那边初步试验的成效为佐证。
  
  “也别说得太重了。”
  
  朱厚熜又补了一句,毕竟地方上的大家现在确实想要建功立业,尝试着三年后能不能回京入国务殿——有那么三个人,年龄确实大了。
  
  但严嵩能活到八十多呢,急什么!
  
  黄锦听完犯了难:那我到底怎么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