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靖明 > 第415章、张居正带来的误会

第415章、张居正带来的误会

第415章、张居正带来的误会 (第2/2页)

所以此事必不可能为真,陛下此举定然另有深意!
  
  他们只是不知道,那可是张居正啊!
  
  ……
  
  朱厚熜自然想不到他们会把这个举动想歪到这种程度去,张白圭人还没到,曹察、费懋中的“请罪”奏疏提前来了。
  
  他看得无语。
  
  京城里,本来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当时除了黄锦,只有海瑞在场。
  
  海瑞能大嘴巴到处咧咧这件事?
  
  但现在,京城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因为费懋中的请罪奏疏虽然没提到什么“太子伴读”的事,但费懋中却表达了“文教尚未昌盛、臣当继续努力”的态度,就差把他不该那么轻浮、歌功媚上写到了脸上。
  
  而曹察则是说欣闻此事,才知新学推于湖广,已结稚果,他为过去关心文教不够而请罪。接着汇报一下湖广秋粮事,然后称湖广百姓俱感陛下恩德,今年丰收,都在为陛下祝祷,惟愿陛下万寿无疆。
  
  两人的奏疏都是经过了通政使司的,他们都提到了那幼童入京一事,而后都请罪,这是为什么?
  
  难道新一代的孩子当中出了天才不好吗?
  
  难道皇帝召这孩子入京考较,表达对于文教的重视不好吗?
  
  两个人这么大的反应,自然是因为其他更敏感的原因。既然另有原因,以这些二三品大员的人脉圈子和为官素养,又岂会不和京里京外的朋友通通气,交流一下情况和意见?
  
  朱厚熜不由得问了问徐阶:“国务殿不是说这个月内把东宫诸官的人选呈上来吗?收到了没有?”
  
  “回陛下,还没有。”徐阶果然如此回答。
  
  朱厚熜看着他,沉默了片刻。
  
  徐阶心跳加速,努力克制。
  
  “伱是御书房首席,自有人拐弯抹角地问你。”朱厚熜收回目光淡淡地说,“要朕去问问锦衣卫和内厂那边,你这几日放值后见了哪些人?”
  
  徐阶顿时离开他陪坐的书案跪了下来,高拱和另一个御书房伴读学士也有样学样。
  
  “臣不知陛下意指何事,还请陛下明示。”
  
  朱厚熜逐渐感受到他和严嵩的不同。
  
  相比严嵩凡事绝对不需朱厚熜明示,徐阶要更加不粘锅。
  
  朱厚熜确实没有明着问,但这不是刚刚看完曹察和费懋中的奏疏吗?
  
  看着他们三人,朱厚熜缓缓开了口:“朕看了湖广左参政的贺表后,也惊异于九岁幼童的文才,因而命他送入京来考较一番。若果真天资非凡,可点选为太子伴读。这件事,京城里已经有不少重臣知道了吧?你去文华殿催一催,东宫属官的人选,快些呈上来。”
  
  “臣领旨。”徐阶说完之后仍没起身,而后说道,“既是此事,臣可回禀陛下。这几日,崇象国务、严尚书、杨尚书确实都问过臣此事,臣不曾在御书房听陛下提起,更不敢妄自说过什么。”
  
  “朕这些天确实不曾提过此事,你说得也没错。”朱厚熜点了点头,“如此一来,倒更加显得朕是另有布置,又或另有严令,这才让众臣毫不知情之下惴惴不安。也罢,你去文华殿那边催一催,高拱,你去文教部叫严嵩来一下,朕问问御学之事。”
  
  “臣领命。”高拱现在心里也是很震骇的。
  
  他不是首席,又只是嘉靖十一年的进士,还没人找他打听过这件事,所以他确实是刚刚才知道。
  
  现在皇帝一方面让国务殿尽快拿出东宫属官的人选,另一方面又让自己去喊严嵩。
  
  徐阶才是严嵩的门生啊!他既然要去国务殿一趟,为什么不让他干脆一点再多走几步路去文教部?
  
  两人都看得出来皇帝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刚才那么盯着徐阶让他主动回答些什么,更是显露出他其实有点发怒。
  
  皇帝年纪渐长、功业非凡,现在威严越来越重。
  
  而徐阶担任御书房首席的这段时间,御书房内的气氛其实是相对凝重的。皇帝对徐阶的态度,似乎总会带上一些训诫之意。
  
  这一点,徐阶听严嵩讲述他之前做御书房首席的经历,倒也心理平衡了。据严嵩说,他那时也是这样的。
  
  可是张璧前两天跟他闲聊起来,却不是这样啊。难道因为张璧和皇帝是老乡?
  
  徐阶到了文华殿,不举办国务会议时,国务大臣们都在这里办公。
  
  而徐阶到了张孚敬面前时,只是郑重无比地说道:“总辅,陛下催问东宫属官人选,不知何时能呈上去?”
  
  张孚敬看着徐阶的表情,缓缓才开口:“请子升回告陛下,月内定然呈奏御前点选。”
  
  徐阶来这里就是为了问这一句话,随后便告辞回御书房。
  
  张孚敬走出了他这个总理国务大臣办公的正殿,站在了屋檐下望了望西北面。
  
  过了一会他才开口:“请诸国务过来一趟。”
  
  说完之后,他就在门口等着,眉头皱在一起。
  
  费宏的信他早就收到了,自然知道徐阶那异常严肃的表情代表着什么:陛下不高兴。
  
  莫非真如费宏所言,眼下太子尚幼,陛下点选伴读,那便是更重太子学业,用心御学一事便好?
  
  可张孚敬也有他的心思,他这一路往上走的过程里,实在杀了太多人。
  
  若在他这任上,东宫开府建衙了,将来太子登位后,多少会顾念他的这点功劳吧?
  
  张孚敬心头是疑惑的,以他对皇帝的了解,陛下应该不至于为了这件事不高兴才对。
  
  东宫开府建衙,不是册立太子之后应有之义吗?
  
  自己的苦衷,陛下难道不懂得?
  
  还是说以陛下如今的功业威望,他也需要去担心多年后东宫势力越来越强,必定裹挟着太子做出什么事来?
  
  不至于吧?
  
  本就处于敏感的时候,很快,张璧他们就从他们所在的偏殿出来了,张孚敬迎下台阶。
  
  “就在此处说说吧,陛下遣御书房首席亲来,催问东宫属官人选。”
  
  他的脸色像徐阶一样凝重,于是众人心头猛地一咯噔。
  
  这个时间,高拱才刚刚来到文教部,找到严嵩说皇帝要见他。
  
  “肃卿可知所为何事?”严嵩笑吟吟地问道。
  
  高拱就爽快多了,反正严嵩到了御书房也立刻会知道。
  
  他更觉得,皇帝既然派他来找严嵩,就是要让严嵩先有个准备,反正陛下都明说了是问御学。
  
  于是高拱说道:“是为御学之事。”
  
  御学要更加规范一些,找个更宽阔一些的地方,这都是文教部在筹办的事。
  
  “多谢肃卿了。”严嵩对他拱了拱手。
  
  能早一点知道所为何事,自然还是更好的。
  
  说来这也是设了御书房之后的好处,御书房的伴读学士终究不比太监、只听皇帝的。平日里有什么事情,真有重臣问起来,隐晦的言语、体态暗示,都能传递信息。
  
  以陛下之聪颖,他自然不会不懂这一点。
  
  但御书房存在至今,其实有两个妙处。
  
  其一,陛下贤明,本身就默许了这一点,让君臣之间少一些猜忌,多一些信息透明。
  
  其二,只是默许,那么如果御书房和朝臣们过线了,也是逾矩。
  
  拿不拿这个说事,主动权仍旧在皇帝那里。
  
  高拱是陪了皇帝一路北征的人,他觉得自己比徐阶更了解皇帝的性情一点。
  
  于是他过来的路上就想通了,皇帝让他来找严嵩,就是要把这件事当做公务来办了。既然提到朝臣们惴惴不安又私下旁敲侧击地询问皇帝的态度,那显然就是已经有了些猜忌。
  
  皇帝应该是因为这种猜忌而不高兴,所以先对高拱明说是为御学之事。
  
  这就代表他可以先跟严嵩说。
  
  果然到了御书房之后,皇帝直接就开了口:“朕想给太子选些从民间来、知民间苦楚的伴读,恰逢其会,你们私下里瞎琢磨些什么?”
  
  严嵩立刻跪了下来:“臣惭愧……”
  
  “倒是闹出笑话了。”朱厚熜再次看了看徐阶,“东宫开府建衙,本就顺理成章。你们这些人,一个个不多把心思花在公务上,猜度朕的心意做什么?若是朕觉得还不是时候,当时就会驳了。难道说外患稍宁,你们便觉得天下太平,君臣都已经是时候只看十年二十年后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