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靖明 > 第471章、天地面前的态度

第471章、天地面前的态度

第471章、天地面前的态度 (第2/2页)

想不想,和能不能,是两回事。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这一次不订立那样的公约,是不是即刻就收回册封?对于藩国先署名订立公约、而后却又不去做这件事,又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来引发下一步呢?
  
  ……
  
  深秋初冬,这个时节往往满是收获的气氛。
  
  按照大明的新历法,公元二三八二年的太阳历十月一日,大明北京城已经被包围进新城区里了的天地坛里庄严肃穆。
  
  今天是大明天子亲自祭祀天地,今天只有典仪。
  
  而这典仪,除了大明在京诸官要出席,诸国正副使也在其列。
  
  典仪的其中一项,是揭幕矗立于天地坛大享殿中间一层圆台上的铜人。
  
  大享殿三重檐,上青、中黄、下绿,寓意天、地、万物。
  
  在大享殿之下的,也有三层圆台。
  
  按如今大明的新计量单位,这大享殿有了比较精确的尺寸:高三十八零二距,直径二十四零二距。
  
  这是一个明堂式建筑。
  
  所谓明堂式建筑,就是明正教、宣教化的场所,是最高规格的礼制建筑。建筑的内部格局,要有双重外圆内方。
  
  具体就天地坛而言,第一层外圆内方是外围的辟雍,天地坛的外部范围呈圆形,又有方形的城墙和四门。第二层外圆内方,则是大享殿圆形的圆台和建筑外壁,以及它内部分割出来的方型屋子。
  
  大享殿之内最大的方型屋子,被称作太室。在太室的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分别被称为明堂、玄堂、青阳、总章。底层、中间层,共有“五室、九室、十二堂、八个”的布局讲究,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等,构成浓烈的象征意味。
  
  现在,大明天子在那象征“地”的第二层圆台上,安排揭幕了一共八尊铜人。
  
  每个铜人都一样高,用担任主持的严嵩的话来说:“其高为三九二距零七,其重为九九八十一斤,分毫不差。內腹中空,吞吐天地浩然之气;手托升斗,蕴藏一方沃土,重凡一斤,取自八方!”
  
  铜人手里托着的,先是一个小亭子一般的盛具。而其内,才放了一个透明玻璃制的标准升斗,其中装了土壤。
  
  诸藩使臣知道,大明宣交使启程回京时都取了些当地土壤。
  
  然而现在藩属国这么多,这里却只有八尊铜人。
  
  其后揭幕的,又是位于明堂通往太室的影壁——后土壁。
  
  这一面宽达十距、高达五距的影壁以金属为宽,以玻璃为面,挡住了其后的各色土壤。
  
  这些土壤,大体被分割为日、月、星、底四种区域,每个区域内的土壤色泽都不尽相同。而用来勾勒出日、月、星三辰轮廓的,则是金、银、铜三色金属。
  
  看得出来,那圆弧、支线,都圆润或准直。
  
  朱厚熜朗声吟诵:“今年,朕制告天下,以煌煌青史明载之共和元年为始,称公元二三八二年。”
  
  “今年,朕取诸藩国沃土,以合乎天理之度量准衡,献中国及八方后土于天地。”
  
  “朕承天命,御极守土二十又二载,治政安民无有懈怠。先贤教诲,天下大同不敢或忘;君臣同心,四海殷富誓为众志。”
  
  “今宗藩同祭天地,朕承万民众望,告以秉国二十二载之成效……”
  
  在明堂内外,大明皇帝述说着他和群臣二十余年来的功绩。
  
  通传声中,让诸藩使臣感觉到不同的,是大明天子所讲述内容中丰富的数字。
  
  杨慎自然听得清楚,他听着也有点恍惚。
  
  正德十六年,这位天子还是少年时,他从他当时担任首辅的父亲嘴里自然也曾听过许多数字。
  
  当年隐匿了多少田土和人丁?这虽然只是旧制的结果,但从皇帝口中向天地禀述出来后,还是显得大明的田土人丁都扩大了很多。
  
  财政收入、商贸规模、水利工程、钢铁等重要工业品产量、直道驰道里程……
  
  落在诸藩使臣耳中,这是大明天子对于天朝国力的直观阐述。
  
  他们不知道这些数字是真是假,但天文数字一般的规模哪怕折半再折半,对他们来说也是难以企及之数。
  
  朱厚熜做了“工作报告”般的“禀告”,最后才来到了收尾。
  
  “天下万民,仍不足称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中国内外,宗藩发展参差不齐、三五敌酋逆流而行。”
  
  “朕参悟天、物、人三理,怀抱造福天下万民之志,今日既告天地,亦晓谕八方敌友。”
  
  “中华人民皇宪大明国,是为文明大国。上国之尊,非因国富兵强;实因以民为贵,四海归心!”
  
  “逆万民心之所向,与文明大国为敌者,朕必吊民伐罪。”
  
  “慕文明国之教化,以达者为先习练者,朕必不吝帮扶。”
  
  “诸国万民,共聆朕谕。”
  
  “四海和而不同,不必如一,然中外和定、互通有无、百姓安居乐业,此百利之基。”
  
  “八方圈地自矜,纵欲忘民,则久而生乱、祸国殃邻、域内生灵涂炭,此百害之先。”
  
  “今携诸国使臣祭告天地,而后共定商约、和平大计,万事以民为重。”
  
  “既奉中国为宗主,宗藩百姓皆朕子民。”
  
  “害朕子民者,虽远必诛!”
  
  “佑朕子民者,不吝嘉赏!”
  
  在诸藩使臣听来,说了那么多务实的内容、宣扬大明实力之后,大明天子咄咄逼人、睥睨八方的气势已经很明显。
  
  今天的一切都显露出一个意思:臣服。
  
  若想求个册封加强王权正统,就要接受自己的子民也是大明子民这个设定。
  
  若求了册封又不按大明的要求来,“以民为贵”,同样是害民而应被诛的罪臣。
  
  若想就此脱离大明藩属的身份,那更是将直接成为大明的敌人,周边不安稳的存在。
  
  朱厚熜放下了并不是章句规整的祭文,转身走出明堂之外,接受内外诸臣跪拜。
  
  此时此刻,他的目光平静,但霸道气息一点也不掩饰。
  
  时代不曾给他束缚,而他认定了在做应该做的事。
  
  无需纠结于对错,至少相比起现在大明之外的太多“王”,朱厚熜定能带来一些更快的发展。
  
  用更好的技术和制度,取得更好的发展,这就是硬道理。
  
  正事,是明天才开始谈。
  
  但今天,要先表明态度。
  
  祭祀完了天地,朱厚熜可以不用继续斋戒了。
  
  这天夜里,摆驾回宫,赐宴诸藩使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