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靖明 > 第491章、黑船来了

第491章、黑船来了

第491章、黑船来了 (第1/2页)

时隔两百多年,小小对马岛上的土著再次见到来自大陆的雄军。
  
  当年,三万蒙古、高丽联军乘各类船只九百余艘在对马岛佐须浦登陆,宗家先祖率八十余名武士做第一波抵抗,结果毫无悬念。几天之内,对马岛就被拿下。而次月,蒙古进攻本岛,镰仓幕府在博多港集结了十万余兵力,将蒙古阻在岸边。而后,神风来袭,蒙军半数船只被毁。
  
  蒙古第一次征伐东瀛就此作罢。
  
  七年后,再次行动,阵势更大。十万南宋降军被命令乘坐三千余艘船从浙江庆元、定海出发,四万蒙古和高丽联军则从高丽出发。而这段时间里,镰仓幕府在九州岛沿岸修建了数十里石墙堡垒。
  
  对马岛等离岛自然又是先遭重,然而东征大军又是在夏日里东征至此,原定八月初二登陆,八月初一又遇台风。这次更离谱,蒙古和高丽联军直接“舟坏,丧师十七、八”,一大半的人就这么寄了。
  
  而南宋降军所组成的江南新驸军,本来都在岛上筑垒,船只也都相去五十步止泊,受到的影响不算特别大。但其中已经提前委任的行省右丞坚持要撤,于是最终竟是主帅们乘船随蒙元、高丽残军先返回朝鲜合浦了,还有近十万江南军将卒只能滞留岸边准备依靠自己制造木筏回国。
  
  结果自不必言,最终十四万大军,回来的不到三万,其中高丽回去的倒是最多,包含梢工在内有近两万人。其中,最大规模幸存的反而是江南军之中的南方汉人,这些人明明是南宋人,却被称作“唐人”,“免死为奴”。
  
  面对当年不可一世的蒙古,东瀛神风传说就此形成,大明又怎么样?
  
  是避过台风,先在冬日里花上几个月在对马岛这样的地方集结,再让大军休整一个台风季干吃粮,等到秋后再顶着严寒去登陆征战;还是在台风季里运兵集结,承担路上就完蛋的风险,只求到了之后能迅速开打以战养战?
  
  蒙古两次东征,一次是冬日里开打的,一次是夏日里开打的,大明又怎么样?
  
  宗家因抵御蒙古第一次出征而开始发家,宗晴康是很清楚那段历史的,但他现在发觉:大明不一样。
  
  先抵达的,不是战舰,是工匠、劳力、商船。
  
  对马岛从未如此热火朝天:浅茅湾一带,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口子,里面是宽阔的海湾,又被多个小半岛分成许多岔湾。朱纨一到,首先便是组织人力物力,修建码头泊位,修筑通往鸡知和大小船越的道路。
  
  而后,他们见到的雄军,下了船之后就于岛山、竹薮一带分别安营扎寨,同样投入到了修建工事的工作当中。
  
  俞大猷麾下京营将卒,大半反倒突然成了工兵,另外小半则看守着从朝鲜那边被押过来的罪酋、叛军降卒大兴土木。
  
  他们盘踞于此,对马岛南北已经被截断,中间都是明军。
  
  北洋水师来得要更晚一点。
  
  属于海运局和海上长城公司的小部分护航战舰,停泊于浅茅湾通往大海的海峡畔新建军港之中。大部队,则绕过对马岛南岸,停靠往这里最成熟的港湾。
  
  宗晴康站在码头上,与朱纨、汪直等人一同等候着。
  
  他的眼神不禁看向那一个新改建的码头:什么样的船只,需要那么长的一个泊位?需要旁边留出那么宽阔的航道,需要深入到那么深的地方?
  
  为了改建这个泊位,去年一整年,汪直都以应对可能来袭的御守联军的名义,除了用那些从朝鲜运来的平安道、黄海道罪卒罪将,还让宗晴康征调了不少民力来劳作:凿石、伐木、堆筑防波堤、勘测水深……
  
  这个过程里,其实丢掉了百余条性命。
  
  现在,先有小型快船过来了。
  
  它是负责引导的。
  
  过来熟悉了一下海湾状况,那快船又开始调整风帆角度,再出湾去。
  
  这时候,宗晴康已经隐隐看得到远处的舰队了。
  
  其中,有一个黑黝黝的点,明显要大得多。
  
  “玄龙舰英姿,总算是看得到了。”朱纨开口,“汪将军,玄龙舰所需煤、水、粮米肉菜,都要单仓准备!”
  
  “制台放心,末将从到对马岛开始,就已经在为此准备。浅茅湾周边,末将早已分区画好。只要航路不断,人手充足,断无差错。”
  
  朱纨点了点头:“早闻汪将军之名。我奉旨东来,原本忧心至今。到了此处,才知陛下早已运筹帷幄,所用得人。”
  
  “制台过誉了……”
  
  在马六甲一战后就因功升到从五品副千户的汪直,被调到对马岛、又谋划了对马大捷,现在已经因功成为从三品,有了上校衔,有了征倭先锋营游击将军的官职。
  
  这还是战事尚未全面开启。作为和严世蕃一样最熟悉这边情况的一员重臣,他现阶段的作用是帮朱纨在这里厘清后勤保障的事,而后面自然是要引北洋海师和京营陆战主力去登陆本岛的。
  
  “宗侍郎,宗家既然深明大义,诚心归附,还请安抚好岛上子民。北路大军在此集结,军民共居一岛,除本官约束官兵外,其余就要劳烦总侍郎了。”
  
  东瀛的将来自然是不同的,现在的宗家,已经先得封赏,予了一个正三品侍郎之职。
  
  宗晴康闻言学着汪直,弯腰说道:“制台请放心,下官必定约束好对马岛上下,一心劳军助战。”
  
  “且看大明北洋海师英姿!”朱纨指了指远处,然后像是点评一般说道,“昔年蒙元东征,天灾之外更有人祸。操切之下,草草造办诸多船只,大多没有龙骨。敌情不明在先,攻伐无章在后,焉有不败之理?”
  
  宗晴康沉默不语。
  
  朱纨却自顾自地说道:“二十年前,倭使争贡宁波,残害大明百姓,龙颜大怒!东瀛王主形同虚设,权臣御下不力,地方割据,乱战不休。数十年来,倭寇为患四邻不绝,大明备此一战已二十年!”
  
  宗晴康心头剧震:这是大明重臣首次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大明皇帝早在二十年前就惦记东瀛了。
  
  “海商先行,堪察航路,转运有力;海船造办,经年累月,如今三大海师驰骋海疆;朝鲜内乱,大明挥师解民倒悬,陆路通畅;琉球遭劫,陛下以粮草银两数百万之巨重造万国津梁,东洋海师南北夹击!”朱纨从望远镜里看着前面,眼神里有些期待也有些激动,“现在,玄龙舰来了!”
  
  他把望远镜递给了宗晴康:“已经收帆,准备入港了。”
  
  宗晴康知道明军有这种东西,之前能在御守联军看不见他们、汪直所派的人却能早那么一些时间看见御守联军动静,靠的就是用机动性更好的舰只、用这个东西在远处窥探。
  
  现在,他好奇地拿着这个东西,学着朱纨的模样放到了眼前,然后脚步晃了晃。
  
  从那个圆圆的视角里,他看到一艘巨舰仿佛在眼前不远处。
  
  风帆确实已经在收,但巨舰上还有两个圆筒冒着黑烟。
  
  过不了一会,沉闷的声音才传过来,犹如龙吟。
  
  在海上航行了近两月,先到济州岛补给了一波,玄龙舰终于出现在对马岛上官民的视线里。
  
  大明曾有宝船,曰长四十余丈。它具体的大小究竟是多大,在数百年后都是一个谜。
  
  如果是大家以为的长过百米,那未免超出木制海船的材料承受能力极限了。这个尺寸,又与五千料、两千料等单位对不上。
  
  靠谱一点的实际是,也许采取的是衡量古船大小的“七寸”尺,一尺二十厘米多一点。
  
  那样的话,就相对合理一点了。
  
  所以现在,等玄龙舰在收起了风帆之后纯靠蒸汽机驱动缓缓驶入港湾时,宗晴康等人,包括朱纨、汪直在内,都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毫无疑问应该是出现过的最大船只,而且其中的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
  
  无帆无桨,劈波斩浪。
  
  “听闻玄龙舰钢骨铁鳞,长逾百距,吞火吐息无风自动,乃宝船监集风帆海船、明轮船与蒸汽机之大成之作。宝船监总裁沈大人因督造之功受封御海伯,这舰船名号,陛下也准了他的提议。玄龙巨舰,名不虚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