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靖明 > 第501章、倾巢出动

第501章、倾巢出动

第501章、倾巢出动 (第2/2页)

一句熬到明年就该请辞,显示出他此时只是要担起重任来。
  
  做了几年总理国务大臣,杨慎还没到六十,头已花白,这是大家都瞧在眼里的。
  
  严嵩忽然觉得陛下一直不让他坐上那个位置,是不是因为他相比杨慎少了些什么。
  
  朱载墌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并无不妥。只有一点,要不要仍旧如父皇所说,边情不瞒百姓?”
  
  众人沉默了一下。
  
  之前说不瞒百姓,是因为尽管四面皆敌,但都不算强,没有那么可怕了。
  
  但如今是北虏精兵加民夫三十余万众倾巢南下,或许会勾起不好的回忆,引起恐慌。
  
  严嵩站上前说道:“臣以为,不必瞒!《明报》上,要宣扬陛下两度北征之战果,要告诉百姓陛下已亲赴大同守住社稷,守住二十年善政之果。要再宣总辅断不加赋之言,要宣勋戚富户捐资义举,要发明文、以明价募脚夫协运军需。要宣告天下:北虏既趁大明解朝鲜、琉球、东瀛百姓于倒悬之机南侵,主动求战,那么此战后,大明再无北患!”
  
  “家国一体,臣以为然!”杨慎也弯下了腰,“陛下曾有言,此战才是大明君臣百姓塑就家国一体之战。为何而战、凭何胜战,迈过了这道坎,大明再筑新根基,上下皆为国,君臣皆为民!”
  
  朱载墌不禁有些激动,而后说道:“还要再晓谕天下,今夏大雨,黄淮无有大患,秋粮有望丰收。父皇治河十余载,终能造福万民!唐总河功勋卓著,该当擢升!”
  
  “殿下言之有理!”严嵩眼神一动,“长平伯督北征军需转运,国务大臣需补其一,臣请唐总河署国务大臣衔领工业部事,保障军械造办!”
  
  太子要借机施恩一些重臣了,但这事不需要回避。
  
  本就是计划里要拔擢的人,皇帝让他来监国,就是要锻炼他。
  
  京城这边,应对新情况拧成了一股绳。
  
  这二十多年里,至少身处高位的这么多人是新法的得益者。内部也许有些对位置的争夺,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难关的重要性。
  
  面对北虏的倾巢南侵,如果此战真有什么不好的结果,那么大明这么多年新法的上升势头就要被打断了,诸多战略也要做调整了。
  
  其他的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发生了那些事情,谁也不能断定后面会怎么发展。
  
  哪怕陛下也认可,或者说本就认为万事都有利弊。大明内部不是没有问题,只不过被掩盖于如今的发展势头之下。只要时间足够,可以慢慢消化,越来越稳固这种新的利益架构。
  
  一旦失去了这种发展势头,就连皇帝本人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战略重心。
  
  那样的话,他们这些目前占据显要位置的重臣自然就是被调整的对象了。
  
  这就是目前必须同心应对的根本原因。
  
  到了此刻,大明的战争机器终于是全速开动了。
  
  朱厚熜构建的舆论宣传动员体系,以国戚为主干的物资物流响应体系,诸多垂直部衙的行政体系,开始全力去应对这个秋冬就会到来的史无前例的国战。
  
  郭勋再次带着万五京营赶赴边区,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的领土军也各抽调一部分,总计万二增援北境。
  
  这种情况下,京营所剩兵力已经堪称最少的时候,连带着附近兵力都是最空虚的时候了。
  
  外患最严峻,而内忧要不要防?
  
  甚至就连那一支“增援东瀛”的京营也不能调回来,因为马芳安排在大兴安岭那边的侦查小队还回报了消息:在北虏已经于河套宣宁北面聚集那么大力量的同时,竟然还有一支规模在两万左右的人过了大兴安岭去了辽东。
  
  看样子像是过去就有的对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的劫掠,但这种形势下,显然不能就这么看待。
  
  大同那边,朱厚熜正听着那些归附部族的回报,看他们战战兢兢的模样,朱厚熜也更加明白了俺答为什么要这么做。
  
  只有重新卡回河套一带,他才能遏制住过去十年余已经被大明用“走私”贸易渗透得越来越不坚定的喀尔喀万户。
  
  汗庭之内确实也有隐忧,而俺答如果始终躲避,就改变不了这种变化,最终只会迎来内部问题的爆发。
  
  现在他能调集起这么多的兵力和后勤人员,只能说也许过去十年余喀尔喀万户与大明“走私”的成果也被他截取了。
  
  如果让他成功夺回并没有边墙防卫一圈的河套和丰州滩,那么大明这十年余在这里的建设反倒像是为他做嫁衣。
  
  他不是本来就想修建板升大城、发展农耕工商增强实力而缺少农民工匠吗?现在看来,当初放弃丰州滩反倒像是要借大明的力量来做。
  
  如今,边区边民可不算少。
  
  其中既有归附蒙民,若俺答得胜,重新臣服自不必言;迁居到边区的汉民如果也被沉重打击,那么大明后面再想鼓励百姓迁徙到藩国那边就难了。
  
  望着老迈的郭勋,朱厚熜沉默不言。
  
  是他把夏言、唐顺之、俞大猷、严春生他们都派去了东瀛,现在,只有他带着目前看来次一档的人物来应对。
  
  但回想自己这二十多年的努力,朱厚熜也并不畏惧。
  
  “还记得在开平时,只愁一点,以后俺答都会躲着大明吗?”
  
  郭勋闻言笑了起来:“是啊,夏公瑾、唐应德他们还商议着怎么在吐蕃设饵勾引俺答。现在他主动来了,陛下,臣为陛下贺!”
  
  “说得好!”朱厚熜拍了拍郭勋的肩膀,“翼国公也带着京营来了,将士们士气本就大振。此战堂堂正正,伱倒不用亲临前线,也不用耗费心神。且好好养着,届时与朕一同凯旋回京!”
  
  走到殿外,北风已起。
  
  身后,京营和四省援军还在行进,郭勋是轻车简从先到的。
  
  应募民夫也沿着北京至宣府、宣府出张口或经桑干河至大同的路线转运着军需物资。
  
  越过北面的山脉,在更北面才是阴山南已经属于大明的地盘。
  
  而在阴山一线,总计已近十万的边军正严阵以待。
  
  阴山北面,俺答的面前既有汗庭精骑,更有察合台的一支部队,还有他这些年从西面北面掳回来的奴兵。
  
  “出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