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狼烟晚明 > 一百四十二章 宣慰司

一百四十二章 宣慰司

一百四十二章 宣慰司 (第2/2页)

剿呢,也不难。因为没费什么力气,地方官一声招呼,这货屁颠屁颠就自投罗网被抓了!这时候也别管他是不是真冤了,反正将错就错一刀把他砍死,再扶一个八辈子轮不到当家的远房亲戚做傀儡,新土官感恩戴德之下必然对朝廷言听计从,这地方又能太平几十年,是这个理吧?
  
  可惜,如果这么顺利,就不叫大明了。
  
  囚在牢里的杨应龙四处打点,重金之下,有高人给他指了条明路:倭国的丰臣秀吉寇犯朝险(错别字),咱那大皇帝的习惯你别说不知道哈,你可以申请戴罪立功啊……万历大皇帝头衔前面有个著名的定语,在历史上能这样称呼的仅此一份,曰:要钱不要脸的万历!一听这蛮夷要领军替自己打仗,不仅不要发饷还自带干粮?二话没说,放人,去吧。朕看好你呦!
  
  逃出生天的杨应龙才不会去呢:我觉得躲山里挺好,那疙瘩太冷!
  
  等万历处理完东北,越想越气:你忽悠朕也就罢了,还一毛钱都没掏?这还了得,往后谁都想占朕的便宜了!给朕剿!于是,长话短说,把杨应龙给灭了。
  
  灭了他以后,尸体运到京师挫骨扬灰,播州宣慰司改土归流:分成两个府,遵义和平越。看看这名字起得多有学问:给朕掏钱这就叫“义”,你要遵、不遵的话,哼哼,就给你平了——“越”地就是前车之鉴!
  
  客观地说,改土归流这件事,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个赢了面子丢了里子的败笔。当时的道路环境、生产力都极度低下,设了流官便要派出各级行政管理班子,还要驻军维持秩序。地瘠人稀,完全靠农业税为主要收入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是要赔不少钱的。而且,千里做官只为财,哪个大老爷是省油的灯?故而层层盘剥之下,一直到清朝,西南叛乱不断……
  
  但这事说起来好听啊:前朝未达之壮举,远迈汉唐!太厉害了,我的明!
  
  其实此举带来的后果还远不是朝廷要多花点钱那么简单:旁边永宁宣府司的奢家、水西宣慰司的安家……可都在冷眼看着这里呢!别看平常这帮人相互打来打去没完没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不是只有汉族人才懂。今天你这样处理杨家,明天会不会这样对待我们?
  
  别琢磨了,给几位剧透一下吧:肯定会!
  
  为啥?因为朝廷里的御史言官老爷们要立功啊!
  
  总体来说,地方督抚们都不怎么想惹麻烦:本来好好的,吃饱了撑的捅马蜂窝干嘛?就算千辛万苦打下来,每天盯着穷山恶水发呆有意思吗?兵事凶危,一个不留神,再把自己性命搭进去(事实上后来的奢安之乱确实死了很多高官),你们就不能消停点、不折腾难道会死么?!
  
  呵呵,真的会。因为诱惑太大了——打下来,实现了改土归流,谁的主意?
  
  咱的啊!
  
  这叫啥?
  
  “定策之功”!青史留名!
  
  怎么打?
  
  我呸!
  
  你问我干嘛?找地方督抚啊!他们是地方官,负责处理一切,这等小事都管不好,朝廷白养他们了?找军头武夫啊!打不下来一定是这帮家伙贪生怕死!老爷我只负责振臂高呼:不打就是不爱大明!
  
  督抚们声泪俱下地上奏分诉、言官们慷慨激昂地振臂高呼。您猜谁赢?
  
  还用猜?当然是这帮家伙啊——他们“大义”满嘴,离圣天子和内阁又近,督抚们的一封折子还没到,他们已经连篇累牍几十份递上去了!
  
  内阁也不会给你担这个责任。大帽子直接扣死人的道理都懂。这帮家伙能混到这位置,一个个精得比毛白透了的老狐狸还狡猾,谁也不会站出来做箭靶子和痰盂。
  
  不过地方大员们也有自己的门道,并不是一味哭。他们都在各显神通地疏通:既然看着非打不可,那就请个最厉害的神仙助阵吧——给内阁的朋友带去银子的时候夹了小纸条:哥们,你明哲保身我理解,换我也这样。但……跟圣上说说,把忠勇无敌孙副帅调过来,这个忙你总得帮吧?
  
  于是,时为副总兵的孙杰便奉令率部溯长江而上,刚刚走到重庆府,便接到了新的军令:暂缓南下,贵州宣慰司那里暂时还没啥异动,先把突然冒出来的巨寇张虎剿了,保护蜀王千岁!
  
  【欢迎转发,多谢推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