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 第171章 《四民税收论》

第171章 《四民税收论》

第171章 《四民税收论》 (第2/2页)

更不要说,如果不说出来这些,不将东西说清楚,如何去吹接下来的风呢?
  
  毕竟。
  
  一直以来在大本堂说的,只是上位者所听从的“小儿玩闹”引出的深思也好,或者干脆就是明晃晃的建议也罢。
  
  这些东西说白了,从上而下,没有人去撬动自己的跟脚。
  
  但从下而上,有了民心加持,结果就不一定了。
  
  当然!
  
  如果现在当朝的,并非开国君主,苏闲决然不会这么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今这位至高无上的洪武皇帝,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集权!
  
  既然如此,苏闲所说的这些,只会更加集权!
  
  【如今我大明刚开国十二载,比之人之一生而言,不过嘤嘤幼儿。】
  
  【故而,此赋役之说,单以前宋来论。】
  
  【前宋废弛武备,文教大兴,士大夫高唱大宋繁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可真是如此?】
  
  【前宋赋役,百姓每户每年都要派出男丁,参与每年一次、两次,直到吏治败坏后,甚至数次乃至永久之劳役!】
  
  【百姓耕种土地,纳粮缴税,吏治清明之时,或可与朝廷规定的一般无二。可若是吏治败坏,便是数不清楚,各色各样的苛捐杂税!】
  
  【民间发生灾害,前宋官府想的第一步,并非是赈济灾民,而是合理将灾民充为配军,然后借此配军再吃空饷!】
  
  【如此反复,不出数十年,纵然前宋有百万可观之兵力,但可战者,却寥寥无几。】
  
  【而如此越来越多的配军粮饷,却皆出自于天下百姓之手。】
  
  【官府征缴时盘剥,下发时继续盘剥。】
  
  【以至于本是稳定的“山”字结构,到头来,却变成了倒山字结构,地基不稳,势必坍塌!】
  
  【前宋之危局可见,我大明若想不重蹈覆辙,整治吏治是一方面,而更多的却更是要杜绝――】
  
  【官绅一体不纳粮!】
  
  唰!
  
  当最后的七个字落下的时候,黄恪和贾贤,乃至于旁边的吕善,分明感觉到一股寒气,几乎是从脚底板直接冲到了他们的头顶。
  
  两人都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痒。
  
  这句话的威力太大,他们看到的第一时间,几乎就能想到,若是此篇发出去,到时候不是可能的国朝惊动了。
  
  恐怕是整个大明官场、乃至地方民间的地龙翻滚!
  
  此刻。
  
  三人连话都说不出来,但偏偏,他们心里,却都是一股自己都没有发觉的快意!
  
  以至于他们想继续看下去……
  
  苏闲却停笔沉思。
  
  他说的是前宋,和大明没关系,只是要让大明杜绝而已。
  
  当然,这是他现在想出来,以后可能面见洪武皇帝的“推脱语”。
  
  而之前铺垫了那么久,现在也该进入,真正的核心了。
  
  【我大明各类户籍之税收,在开国之初就已经定下。】
  
  【大体分为田税、商税、关税、地契税、等各色杂税……】
  
  【单以国朝两次税收而言,田税和商税为最大两税!】
  
  【可大明朝商税,由开国之初定下的十取其一,陛下为繁华商业,数次变更为十五取一、乃至二十取一。】
  
  这种取一的概念,倒是极为简单。
  
  苏闲很早就知道,比如老孙家是开布庄的,每卖出去十匹布,就要收一匹布作为商税。
  
  当然这个政令刚刚下达没多久,就被洪武帝更改,现在已经是二十匹布,取一匹布。
  
  不过苏闲倒是知道,以后还得再变,大明民间的商业太凋敝,所以最后甚至会变成三十取一。
  
  然而。
  
  如此商税之策,看似宽松。
  
  却并没有让大明的各个商户,感觉到朝廷的宽赦,反而商业形势更为严峻。
  
  【然变更之下,商税成效却仍旧收效甚微。除此之外,田产税、过关税、等各色杂税,依旧使百姓入不敷出。】
  
  【皆因贪心作祟,各地官府胥吏私心之下,任何朝廷本定下的宽赦之政,均会变成贪夺民利之本!】
  
  【前宋便是如此,地方官绅一体之下,为供应上方朝局以及自身所需,只会更加贪夺民利,以至于朝政败坏,民间百姓弃土而逃,外敌一来,人心自溃。】
  
  【纵然改天换地,再与百姓无关!】
  
  写者无心,看者有意。
  
  黄恪心神一颤。
  
  但苏闲却没管他们,而是继续道:
  
  【当然,我大明开国十二载,以上所述,皆为前宋动乱之因,但今时不发生,不代表未来不发生。】
  
  【单以朝廷所定之富户而论,富户归属黄册,供应地方官府所需。】
  
  【此看似为朝廷节省民力物力,为地方着想,但却是放任地方坐大之根源。】
  
  说起这些。
  
  才是苏闲此次,推出这《四民税收轮》的第一把开门钥匙了。
  
  税收是弥漫国朝上下的根本,不可轻动。
  
  但,从中截取一环,先行打开,此后再环环相扣,也是上策!
  
  更不要说,这本来就是,苏闲和朱元璋之间的某种“约定”。
  
  而他此次,之所以说这么多,也是在给那位洪武皇帝描绘蓝图。
  
  只要此论发向民间,群智开启之下,自会有源源不断,依次而出现的新论,更加震撼人心。
  
  所以,苏闲也只是借此抛出这第一把钥匙而已。
  
  想到这里,最后的话语也已经出现。
  
  【如开篇所言,若有富户私心作祟,和官府沆瀣一气。隐瞒田亩岁收,致使一地所需,平摊于其它富户之间。万两白银,万人只需一两,千人需要十两,若换为一人,便是滔天之数,穷尽家财,卖尽妻儿,亦不可满足此贪心大欲!”
  
  【久而久之,民间再无“富户”,官府为满足所需,富户由此变为万民,是以天下普通百姓继续承担……】
  
  【如此反复,我大明……无非重蹈前宋覆辙!】
  
  【甚至与分封之朝,并无两样,朝廷只想肆意窃取民力,却从未想过抚慰民心。】
  
  【奴役虽废,实则尚存!】
  
  【若真如此,如前所言:纵然我大明再改天换地,却与百姓无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