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40章 啊这?啊???

第140章 啊这?啊???

第140章 啊这?啊??? (第1/2页)

次日清晨,未央宫内。
  
  新鲜出炉的太子荣,不出百官公卿预料,身着朝服,出现在了未央宫温室殿。
  
  ——早自孝惠皇帝时起,汉家的太子,便天然具备参政、议政的权利。
  
  到了先帝年间,彼时的太子储君、如今的天子启,更是在先帝病重之时行监国之责,虽无天子之名,却早已有天子之实。
  
  准确的说:天子启这老练的政治手腕,以及纵观青史都排得上号的政治视野,正是那几年的监国太子生涯磨练出来的。
  
  到了当下,汉家又有了储君;
  
  虽然是还没有完全走完程序的储君,但刘荣出现在今日朝议之上,也依旧没有让任何人感到意外。
  
  倒是有不少人,将隐含期盼的目光,撒向东席功侯班列首位的太子荣,以及站在刘荣斜后方不远处的故丞相,现任太子太师:故安侯申屠嘉。
  
  “有了这层师生之名,老丞相即便是卸了任,故安侯一脉,也当是不衰反盛啊?”
  
  “也不知道老丞相这太子太师,究竟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太子和老丞相之间,早就暗通款曲……”
  
  对于耳边不时响起的窃窃私语声,刘荣置若罔闻。
  
  只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静静等候着天子启的到来。
  
  没让百官等待太久,随着礼官一声悠长的唱喏,天子启的身影,便随着殿内百官贵戚齐声拜谒、躬身行礼,而出现在了上首御榻前。
  
  “诸公免礼。”
  
  “各自落座吧。”
  
  与后世许多时代,臣公或跪或站着参加朝议所不同:如今汉家,仍旧保留着极为浓厚的战国遗风。
  
  臣拜君,君亦拜臣、君择臣,臣亦择君之类,自是不必赘述;
  
  便拿朝议来说,也同样是天子端坐上首,百官分坐于殿内东西两侧,大家都坐下来谈,什么事都有商有量。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百官贵戚落了座——各自按照固定的位置落了座,只不眨眼的功夫,殿内便只剩下刘荣一人还站着。
  
  虽有些尴尬,却也丝毫不奇怪。
  
  ——和三公九卿、朝公二千石‘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样:朝议时,布置在殿内的筵席座位,也是和与会的公卿贵戚一一对应的。
  
  西席朝臣班列,丞相居首席,亚相御史大夫坐在丞相身后;
  
  身为九卿之首的内史坐在次席,其余各九卿,按照天子即位后,于首次朝议中定下的位置依次落座。
  
  东席的功侯贵戚班列也差不多:同样是按照当年先帝驾崩,天子启新君继立后的第一场朝议,依次定下来的次序落座。
  
  如今,吴楚乱平虽已有月余,但朝中功侯、百官,也还是有许多人没有回朝。
  
  故而东、西两席班列,有不少空出来的位置。
  
  比如老丞相故安侯申屠嘉,并没有在西席首位的‘丞相专座’落座,而是在东席功侯班列占得一席;
  
  ‘丞相专座’左侧的次席,也就是九卿之首:内史的座位,自晁错被朝服腰斩于东市外,便蒙尘至今。
  
  随后的九卿位置,空出了宗正、奉常等好几个位置。
  
  东席功侯班列,更是稀稀拉拉少了一大半人,都还在关东,跟着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进行着吴楚之乱的收尾工作的。
  
  ——空位置很多;
  
  但没一个是太子能坐、应该坐的。
  
  事实上,刘荣之所以会站着,也正是因为天子启今日,会专门给刘荣指定一個位置。
  
  这个位置的方位,也将使得朝中百官公卿、功侯贵戚,大致摸清刘荣这个太子储君,在天子启心中是个什么分量……
  
  “唔,倒是忘了太子今日,是初登朝议。”
  
  刘荣满脸肃穆,甚至还隐隐带着些期待。
  
  天子启却似乎并不当回事,招呼着百官落坐,便第一时间将目光撒向身前——不说是堆积如山,却也足有半人高的竹简堆。
  
  轻皱着眉,伸手拿起第一卷,一边将其摊开于案上,一边头也不抬的往身侧一摆手。
  
  “赐座朕侧,以旁听朝政。”
  
  此言一出,殿内为之一静!
  
  殿内百官齐刷刷望向刘荣,面上更是立时带上了满满的讶异!
  
  待宦者令春陀领命,从殿侧取来一方筵席,将其摆放在御榻左侧约五步的位置,侧对殿内百官、正对御榻上的天子启,百官贵戚面上的哑然,也随之到达顶峰。
  
  “这!”
  
  “这可是当年……”
  
  ——这是当年的太子启,在得先帝委以监国重任之后,才得到的位置!
  
  在那之前,太子启为储十几年,都只能落座于东席功侯班列首座!
  
  只是当年,太子启临朝监国时,先帝病重卧榻,已极少参与朝议。
  
  所以,代先帝主持朝议的监国太子启,并不是如现在的太子荣这般:侧对着殿内百官;
  
  而是侧对御榻,与天子在御榻上面向殿内一样,居高临下正对百官。
  
  眼下,同样的位置,却改成了侧对殿内百官,正对御榻方向……
  
  “正面圣驾,便是向陛下习学治国之道;”
  
  “待其学成,只须将座位稍转向百官……”
  
  便是临朝监国!
  
  一时间,殿内百官贵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还是各怀心绪低下头去,将注意力强行从御榻左侧,已经落座下身的太子刘荣身上收了回来。
  
  只是暗下,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思考。
  
  思考太子荣——连政治程序都还没走完的储君刘荣,凭什么能在第一次上朝时,便得天子启如此器重!
  
  有人觉得,这是因为刘荣虽才刚获封为储君,但年纪已经不小,再过个两年,就要加冠成人了。
  
  虽然当年的‘太子启’,是直到二十好几的年纪,才被先帝委以监国重任,但毕竟是享誉天下的棋盘少侠,多少有点晚熟。
  
  而如今的太子荣早慧,比老爹早几年监国,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再者:太子荣成为监国太子,显然是要以‘大致学会了治国之道’为前提的。
  
  至于学没学会、有没有学好,还不都是天子启说了算?
  
  在这个位置坐个十年八年,等到天子启当年,太子监国的年纪再临朝监国,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事……
  
  也有人觉得,天子启这么做,主要还是政治因素的考量。
  
  ——朝野内外无人不知:刘荣这个太子储君,几乎是天子启完全以‘断绝梁王之念’为目的册立。
  
  从这个角度看,哪怕今天就下令刘荣‘太子监国’,似乎也完全说得通。
  
  但仅有的几位老臣,如老丞相申屠嘉等人,从天子启这极不起眼的安排中,隐约察觉到了些异样。
  
  “陛下的身子……”
  
  念头才刚闪过脑海,老臣们脸上,便齐齐闪过一抹哀愁之色。
  
  但御榻上的天子启,今日却难得没有将目光,从殿内的‘众生相’上扫过。
  
  几乎是从坐上御榻的那一刻,天子启的注意力,便集中在了面前御案上的简书上;
  
  颇有些随意的为刘荣安排好座位,便直接开启了今日的议题。
  
  “太尉、大将军来奏:吴、楚、赵,及齐系诸叛王授首,其国无君、其臣无纲。”
  
  “——长此以往,恐国将不国。”
  
  “今日,诸公便先议议:此番举兵叛乱,又伏法受诛的诸侯国,我长安朝堂,该当如何处置。”
  
  “与立新王?”
  
  “亦或是尽为郡县?”
  
  从天子启那虽算不上凝重,却也绝对不轻松的神容,百官公卿也不难看出:过去这段时间……
  
  准确的说,是从吴楚乱平,到太子储君一事尘埃落定的这段时间里,长安朝堂堆积的政务,恐怕已经到了再不尽快处理,便要出乱子的程度。
  
  而按照过往惯例,朝议的议题,基本都是从小事到大事、从简单处理的事,到不太好处理的事依次出现。
  
  天子启拿出的第一个议题,便是吴楚之乱平定之后,空出来的宗亲诸侯国该如何处置的问题;
  
  ——起手就是四个二!
  
  那接下来的议题,只怕……
  
  “皆立新王,恐有不妥。”
  
  “尽为郡县,亦操之过急……”
  
  在短暂的嘈乱之后,殿内百官贵戚便大致达成一致:吴、楚、赵三国,不可直接保留,也不能完全废为郡县;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各削其土,再于缩小过的版图上分封新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