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心愿归宿 > 作者的话 第一百三十四~一百四十章回顾、卷末总结

作者的话 第一百三十四~一百四十章回顾、卷末总结

作者的话 第一百三十四~一百四十章回顾、卷末总结 (第2/2页)

这一天特别长,占据了11.5章。从第一百零五章的后半部分到第一百一十六章结束,都是这一天发生的内容。
  
  7月25日上午,徐萦则见到慕正光。下午,赵妤曦见到周序同。得知叶炼石和张皓晨的事。夜里,赵妤曦见到顾庭昼,带走被抓的空线上古者。[2章]
  
  7月26日,赵妤曦得到周传学的渐近线。下午,她用孙景祺测试这条渐近线。
  
  7月27日上午,徐萦则的第四项考核通过。深夜,慕正光的第四项考核通过。
  
  7月29日下午,蒋孟汐带着陀螺到启川市。傍晚,慕正光和顾庭昼对决。对决之前,赵妤曦让顾庭昼手下留情。但是因为顾庭昼不喜欢精灵浣空鸢铃,所以慕正光输了。夜里,慕正光和徐萦则讨论战斗陀螺。[3.5章]
  
  7月30日,第二次陀螺之战开始。陀螺之战占据4个章节。对战结束后,赵妤曦和她的伙伴的对话占据2个章节。慕正光和徐萦则的对话占据1个章节。因此,这一天一共占据7个章节。
  
  7月31日,赵妤曦和顾庭昼见到叶炼石。见面之前,1章。见面之时,5章。见面之后,1章。因此,这一天也占据了7个章节。
  
  8月1日,赵妤曦、顾庭昼、慕正光、徐萦则到研究院总院。慕正光和徐萦则拿印章占据1个章节,赵妤曦和顾庭昼拿印章也占据1个章节。
  
  第二卷里只写了两个月里发生的事,从6月1日到8月1日,时间跨度远不如第一卷那么大,但是写的内容远比第一卷多。
  
  具体分析剧情,工作量太大,由于剧情中涉及的重要人物、设定、事件与上面提到的三个原因、十二方面有重叠的部分,所以放在一起分析。
  
  ————————————
  
  【力量•起初】
  
  “力量”主要分为三部分,渐近率、力的强度、力的类型。前两部分写的比较多,第三部分没有刻意写,但时时刻刻都在表现。
  
  以崔继秋为例,估算渐近率和力的强度。
  
  a=m+m′+n+n′,b=mm+mm′+mn+mn′+nn+nm′+nn′+m′m′+m′n′+n′n′,c=p^(p/2),d=pq,p=18-h,q=969-t,F=(c^a)×(d^b)。
  
  t是“暗”出现时人的年龄,q=969-t。
  
  h是心愿在自己心中的排序。最小取1,最大取14。p=18-h。
  
  你认为这个心愿已经完成了一部分,把完成度记为m,0≤m<1。
  
  你认为这个心愿有一定几率实现,把实现率记为n,0≤n≤1。
  
  命中注定你的心愿能完成一部分,把完成度记为m′,0≤m′≤1。
  
  命中注定你的心愿能实现或不能实现,把实现率记为n′,n′等于0或1。
  
  崔继秋的愿望是让妈妈向他承认错误。
  
  或许有人觉得,崔继秋的愿望实现了,那么他的m′、n′都是1,他的力应该很强才对。
  
  这可不对。他的m′、n′是1,但他的m、n几乎为0。再加上这个愿望不占据主要地位,他的h值应该是不小的。
  
  现在再来说为什么崔继秋的m、n接近0。
  
  因为他曾付出过努力,却没看到任何希望。也因为他在父母身上没有感觉到爱。
  
  因为他觉得他的努力是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也因为崔继秋的妈妈真的想夺取她儿子的渐近线。
  
  在这样的母子关系之下,即便m和n一开始都等于1,那也会慢慢变成0,直到“暗”降临的那一刻,选中,m和n约等于0,m′、n′等于1。
  
  让h=8,m=n=0.01,m′=n′=1,t=17。
  
  代入数值,计算,p=10,q=952,a=2.02,b=3.0403,c=100000,d=9520,F=1.57×10^22,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它还不够大。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赵妤曦的力的强度的数值大约是10^37,主角的力的强度的数值超过了10^72。
  
  然后来估算渐近率。
  
  相关变量,人事物身心灵。崔继秋的愿望不包含物、身、灵,去掉一半。
  
  让你产生这个愿望的因素,人事物身心灵。也是去掉一半,物、身、灵。
  
  持续性变量。记为0。
  
  终点变量。记为0。
  
  愿望容量。记为0。
  
  是否可替代、是否可超越,无准确答案。
  
  第八项,愿望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是否有准确的范围、具体的数量。人物和事件是准确的,有范围,有数量。
  
  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以及实现愿望时,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是否可控。这一条比较抽象,时空肯定不可控。但是崔继秋的愿望控制了人物。
  
  你有多少个产生愿望的理由、你有多少个实现愿望的理由、你有多少个没能实现愿望的理由,无准确答案。
  
  第十三项,如果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你觉得你的人生还剩下多少价值。对崔继秋来说,没实现就没实现吧,人生的价值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对主角来说,少了人生中的另一半,人生价值顶多剩下1/2。
  
  第十四项,如果可以实现愿望,你愿意为此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前文中有h的定义,崔继秋的h太大了,他的这个愿望在他心中不占主要地位,他愿意付出的肯定不会太多。
  
  第十五项,这个愿望在你心中存在了多久。从童年到成年。
  
  第十六项,你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用于实现这个愿望。崔继秋花的时间不少,但他花的精力恐怕不会太多。
  
  第十七项,你是否认为你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肯定是不值得的,因为崔继秋一点希望都看不到。
  
  你是否认为你的愿望应该被实现。应该。
  
  这个时代是否认为你的愿望应该被实现。不确定。
  
  如果这个愿望实现了,你的人生会发生多大变化。变化不大。
  
  只看这20项,崔继秋只符合其中一小部分条件。
  
  除了这20项,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分析一下。主角的愿望几乎符合这20项里的全部条件,但他们不是上古者,其原因就在于“其他因素”。
  
  无渐近线时心愿的客观完成度,x。
  
  无渐近线时心愿的客观实现率,y。
  
  有渐近线时的心愿完成度,x′。
  
  有渐近线时的心愿实现率,y′。
  
  从欲念的角度看,这四项数值都不是越大越好。
  
  顾庭昼的愿望是:让烈风光翼S打败光辉剑神S。
  
  愿望中的附加条件是:用战斗陀螺和精灵力量连系在一起的朋友,与这样的人对战。
  
  他的x和y肯定是0,毫无疑问。因为没有渐近线就没有精灵力量、没有战斗陀螺。
  
  他的x′和y′也不大,因为附加条件太苛刻了。
  
  主角的y肯定不是0,虽然他们的愿望不太容易实现,但至少有0.001。主角的x比0.001大得多,至少有0.01。此外,主角的y′是1,x′约等于1(从定义上看,x、y代表客观,m、n代表主观,x′、y′代表有渐近线时的主观,不难想到,对主角而言,x<m<x′,y<n=y′)。
  
  力的强度公式里提到的变量都会影响渐近率,m、n、m′、n′、h都不是越大越好。
  
  综上所述,最小的渐近率和最强的力,不可兼得。
  
  ————————————
  
  【力量•强化】
  
  不再举例子,直接放原文。
  
  实现愿望后渐近率下降,域半径增加,但这些变化和新的愿望无关。把实现愿望时人的自愿程度记为α,0≤α≤1,把力的强度的数量级记为β,把强化次数记为γ,渐近率下降的比例是(β^α/10000)γ
  
  ————————————
  
  【立场•善恶】
  
  直接分析善恶会显得很抽象,而且也不客观,毕竟每个人对善恶的理解不一样。加一点点具体的内容,缩小善恶的范围,只分析“惩恶扬善”,甚至只分析“惩恶”。
  
  研究院有没有做到惩恶?
  
  没有,因为研究院对过渡以上的人非常宽容。只要你对我有用,那你以前犯下的错误就都既往不咎。
  
  研究院院长周序同有没有做到惩恶?不确定。按他的性格,也很难做到惩恶。
  
  赵妤曦有没有做到惩恶?
  
  先说明一点,被她惩罚的人都是罪有应得。
  
  赵妤曦有真假辨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她是怎么找到那些坏人的证据的?
  
  第一个问题:你这一生做过有愧于心的事吗?回答是或否。
  
  如果对方回答“否”,那就不用再问了,这个人大概率是不可救药之人。
  
  如果对方回答“是”,那就问第二个问题:你做的事是否给别人的生命造成了伤害?
  
  如果对方回答“是”,那就不用再问了。
  
  如果对方回答“否”,那就问第三个问题:你做的事是否给别人的财产造成了伤害?
  
  如果对方回答“是”,那就问第四个问题:你给别人造成的财产损失是否超过了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
  
  四种答案。
  
  如果对方回答“否”(第三个问题的“否”),可以接着问(也可以不问):倘若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能否原谅给你带来伤害的人?
  
  也是四种答案。真言•能、真言•否、谎言•能、谎言•否。除了“谎言•能”能证明有罪,另外三种答案都要视情况而定。
  
  这几个问题问完,罪大恶极者无所遁形。
  
  总的来说,赵妤曦有选择地惩恶,并且通过惩恶满足自己的欲望、获取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渐近线。
  
  张皓晨有没有做到惩恶?
  
  紫藤萝树呈现一切外在表现,人所做之事,全都可见。被张皓晨惩罚的人,基本上没有被冤枉的,
  
  她也在有选择地惩恶。她的目的性没有赵妤曦那么强,但是她的主观性太强了,她做这件事没有固定的标准。
  
  顾庭昼的惩恶和赵妤曦的惩恶比较相似,两人都无视渐近率,不管是上古者还是中古者还是其他人,他都一视同仁,只要罪已至死,那就可以将其消灭。
  
  星主有没有做到惩恶?星主对待非法上古者是什么态度?
  
  态度比较模糊,且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
  
  两位主角有没有做到惩恶?文中几乎没有写。
  
  按他们在建模大赛上的表现,无论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没有伤害到他们,他们都会尽量放过。
  
  那他们有没有做到扬善呢?做到了一点点。
  
  至少慕正光没有终止崔继秋的生命,在改变他的渐近线之后,还帮他找了份工作。
  
  ————————————
  
  【立场•生命】
  
  两位主角对生命的态度非常明确,哪怕对方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也不会动手终结对方的生命。最明显的例子是孙景祺。
  
  顾庭昼认为可以消灭孙景祺了,但慕正光不为所动,只是清除了他的生命能量,让他在一段时间内醒不来。
  
  赵妤曦没有亲自践踏生命,但她践踏生命体,她把一个人切成几万份,这件事做的就太离谱了。
  
  同样,张皓晨也没有毁灭生命,但是她毁灭了生命体的特点。
  
  叶炼石默许这种行为,由此可见他的底线也不太高。只要没被星主定为非法,那就高枕无忧。
  
  研究院对生命的态度也比较大胆,研究院赞同终止他人的生命。换言之,如果罪已至死,那就可以消灭。可是,如果一个人还有利用价值,哪怕罪恶滔天,也可以留下。
  
  ————————————
  
  【立场•利益】
  
  把利益拆分一下,能力,权力,财富,名誉。其实还可以再加入一个,感情。但是目前出现的这些重要人物,没有哪个人拼了命地去追求感情,或者说一生挚爱之人,所以不分析这一项。
  
  从利益中拆出来的“能力”肯定不是工作能力或者智力、情商、智商,“能力”特指渐近线。
  
  赵妤曦对其他人的渐近线非常感兴趣。顾庭昼身上只有两条线,一条是他自己的,另一条是别人的,但是赵妤曦身上的线恐怕不少。
  
  第二项,权力。赵妤曦热爱权力,追逐权力,滥用特权,公私不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她会把她的权力分给别人。但如果别人要和她争夺权力,她一定不会轻易放过对方。
  
  第三项,财富。赵妤曦也热爱财富。她这个人真是太不完美了,她的缺点太多了。
  
  为了获得财富,赵妤曦把旧时代里的精英人士、上流人士分成几万份。其中有一部分人罪已至死,这一点毋庸置疑。其中也有一部分人的财产确实要被没收。
  
  但是赵妤曦没杀他们,也没有强硬地没收他们的财产,而是让他们“主动”把财产给她。如果他们不那么主动,那就等着被切成几万份吧。
  
  从赵妤曦对财富的态度上看,她的惩恶太不纯粹了,她的私心太多了。
  
  哪怕论迹不论心,她做的很多事,在旁人看来也很过分。如果没有星主的制约,赵妤曦这种人对旧秩序的危害非常大。
  
  第四项,名誉。文中并未提及。
  
  第五项,感情,无需具体分析。
  
  ————————————
  
  【立场•归属】
  
  归属分为两方面。
  
  第一方面,在旧秩序里的归属。
  
  加入了哪个组织、哪个阵营,在哪里出生、在哪里上学、在哪家公司工作,这些都可以算作在旧秩序里的归属。
  
  一般来说,加入哪个组织就代表归属哪一方。
  
  文中已经出现了四个规模较大的上古者组织,研究院,科学院,群星轨迹,张皓晨所在的组织。
  
  还是重点分析赵妤曦。
  
  她这个人身上几乎没有归属感,她可以今天加入这个组织,明天加入那个组织,但不管加入哪个组织,她心里想的都是自己。
  
  当她自己建立组织的时候,她也没想着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是让对方不成为她的敌人。
  
  除此以外,赵妤曦对家庭也没有归属感。
  
  文中没细写,只是一笔带过。但是不难想到,赵妤曦做的事情太多,她每天那么忙,肯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再加上她有真假辨言、万物通感的能力,她可以用这些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圆滑、最有城府的人,同样她也可以用这种能力撕下任何人的伪装。家人的伪装,骗不了她。
  
  赵妤曦热衷权力,她的家人无法让她的权力更进一步,家人在她眼中不太重要。总的来说,赵妤曦不喜欢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哪怕那是她的家人、是她的同事、是上古者,都没有区别。举个例子,赵妤曦敢把顾庭昼当下属用,这种行为太反常了。
  
  顾庭昼的归属感也不是太强。他一开始对研究院还是比较忠心的,但是和赵妤曦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他动摇了。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主角对研究院的归属感也比较弱。他们只是借用研究院的资源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的归属不在研究院。相比之下,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比较强。
  
  本卷末尾出现的张皓晨,她和研究院是敌对的。
  
  叶炼石的归属也不在研究院。比其研究院,他更在意他的家庭。
  
  总的来说,虽然研究院给了高官厚禄,但是高官厚禄不足以收买人心。
  
  第二方面,在新秩序里的归属。
  
  简单来说就是渐近率。
  
  这方面写的不多,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上古者天天站在上古者的角度想问题,天天做着只有上古者才能做到的事,那么他还能不能融入普通人的群体?
  
  很难。
  
  还好,文中的两位主角和几位重要配角都比较收敛。
  
  即便是赵妤曦,她也并不经常使用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
  
  ————————————
  
  【关系•伴侣】
  
  慕正光和徐萦则,叶炼石和张皓晨。
  
  如果徐萦则要汲取人类的外在本质,让人们变得不那么特殊,慕正光一定会制止她。反过来,如果慕正光要汲取外在本质,徐萦则也会制止他。
  
  但是张皓晨做这种事,叶炼石却选择迁就、包庇,帮她掩盖错误。一方犯错,另一方也跟着犯错。
  
  叶炼石和张皓晨的关系,或者说他们的婚姻,虽然牢不可破,但这种牢固不可取。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婚姻牢不可破?
  
  一方面是利益,另一方面是叶炼石和张皓晨互相让步。叶炼石对张皓晨宽容、迁就,张皓晨对叶炼石也是这样。
  
  ————————————
  
  【关系•家人】
  
  两位主角对家庭的归属感都比较强,但有区别,慕正光处理不好与家人的关系,徐萦则能处理好这种关系。
  
  徐萦则尊重父母,但并不盲从。她可没有因为那是她的父母,所以她就无条件服从,没有这回事。而且,在得到渐近线以前,她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了。
  
  慕正光有时会听取父母的一些错误的建议,但是在徐萦则身上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
  
  ————————————
  
  【关系•朋友】
  
  赵妤曦和顾庭昼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
  
  一开始他们两个只是同事,哪怕之后两人成为了盟友,赵妤曦还是有点看不起顾庭昼。
  
  赵妤曦放下对顾庭昼的偏见,主要是因为三件事:顾庭昼展示了他的渐近线的多种用法,顾庭昼把空线上古者交给她,顾庭昼放弃了六座城。
  
  顾庭昼不喜欢赵妤曦不是因为偏见,而是因为她不好相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大家都是分院院长、都是上古者、都是代言人,你凭什么对我发号施令?
  
  后来,赵妤曦认可了顾庭昼,并愿意夸赞他,两人的关系明显好转。也说三件事:赵妤曦夸他聪明、赵妤曦借给他力量、赵妤曦愿意送给他六座城。
  
  宽容、温柔,理解、分享,两人做到了这些,渐渐产生友情。
  
  ————————————
  
  【关系•同事】
  
  慕正光和顾庭昼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徐萦则和赵妤曦之间的关系是同事关系。
  
  徐萦则对赵妤曦很友善,但是,这种友善不代表她把赵妤曦当朋友。她是一个相对善良的人,她感受到别人的善意,当然会予以回应。
  
  赵妤曦把徐萦则当成朋友。她接近徐萦则、帮助徐萦则都是有目的的,但是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她认为徐萦则符合她的交友标准。
  
  说一个小细节,在赵妤曦的视角中,只有“徐萦则和慕正光”,没有“慕正光和徐萦则”,这两个名字有先后顺序。
  
  赵妤曦为徐萦则做了很多事,但是在她眼中,徐萦则是一个能帮她实现愿望的朋友,实现愿望比成为朋友更重要,这一点从未变过。
  
  赵妤曦和叶炼石之间的关系是同事关系,她对叶炼石很客气,对顾庭昼很不客气,原因在于她趋利避害、欺软怕硬。
  
  ————————————
  
  【关系•敌人】
  
  本卷对敌人的描写依然很少,但是下一卷就不一样了。张皓晨所在的组织里,有些人无法交流、不可理喻,这部分人自始至终都是赵妤曦的敌人。
  
  也许有些人会问,为什么“敌人”这么晚才出现?
  
  问得好。
  
  在研究院体系形成之前,上古者之间彼此分隔。在整个上古者群体中,没有明显冲突、明显差距。
  
  体系形成之后,有些上古者身居要职,有些上古者受到排挤,这两类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此外,剧情发展到这时候,几乎所有上古者都到三阶了。
  
  三阶渐近者共有的能力是元素互溶,这种能力让他们不再畏惧现代武器,让他们能够穿墙而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是不安全的。
  
  在这种氛围下,有些上古者不再伪装,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让他们成为了许多人的敌人。
  
  ————————————
  
  【关系•其他】
  
  “其他”主要指三类人。
  
  第一类人,认识但不了解。这么说好像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比如徐萦则和校长。徐萦则认识校长,但不了解。
  
  第二类人,不认识但了解。这种说法好像有点矛盾,举两个例子,赵妤曦和被分成几万份的人、张皓晨和被抽走色彩的人。
  
  第三类人,前五种关系的组合。比如,张皓晨是赵妤曦的同事(叶炼石)的伴侣,赵妤曦是慕正光的朋友(顾庭昼)的朋友。
  
  对这三类人,只分类,不再具体分析。
  
  ————————————
  
  【主题】
  
  本卷要表现的主题只有两个字,真实。
  
  先说不真实的那部分吧。
  
  也许有些人觉得两位主角之间的感情、相处方式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这些内容都是不真实的。
  
  现实中真的不存在这种感情吗?
  
  就算现实中不存在,但是以主角的特质和经历而言,在他们身上足以产生这种感情。别人身上没有这种感情,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特质和经历。
  
  还有一些不真实的地方是渐近域和渐近线引发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渐近域和渐近线。
  
  去掉与渐近域、渐近线有关的内容不看,主角还是主角,他们的特质没变。
  
  如果他们没有力量,他们会损失很多利益、损失一些朋友、损失许多特殊的经历,但是他们的自我、他们的理性、他们对正义的向往,都没有变。
  
  对配角而言,失去力量,他们的特质和自我有可能发生改变。
  
  如果赵妤曦突然失去了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她一定会活在猜疑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如果顾庭昼的渐近线突然消失了,那他现有的一切几乎都有可能失去。在失去朋友、力量、权力、财富之后,他的自我、他的特质也会发生变化。
  
  但是,也有些东西是始终未变的。
  
  赵妤曦厌恶世间的不公,以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顾庭昼不喜欢他的家人,以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说完了不真实,来说一说真实。
  
  第一部分,弱点(通常情况下,不影响日常生活)。
  
  在上一卷的卷末总结里说这一卷会写到两位主角的弱点。
  
  慕正光的弱点是死亡,他非常恐惧死亡。
  
  徐萦则的弱点是别离,她害怕与家人、朋友分别(并不仅限于永别)。
  
  第二部分,缺点(影响日常生活)。
  
  主角身上的缺点不太明显。甚至读完前两卷,你会隐约觉得主角好像没有缺点。事实上,主角肯定有缺点。
  
  慕正光不擅长与异性交流,这个不算缺点。他不能正确对待父母,这个才是缺点。
  
  徐萦则不把赵妤曦当朋友,这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她在一定范围内以权谋私,这是比较明显的缺点。
  
  在几位配角中,缺点最明显的是赵妤曦。
  
  她的缺点太多了:虚伪,贪婪,残忍,以权谋私,欺软怕硬,目中无人,利欲熏心,喜欢控制人,擅长挑拨离间,擅长拉拢人心。
  
  像是趋利避害、自私自利,这两种行为放在赵妤曦身上,简直不能称之为缺点,而是叫做“人之常情”。
  
  赵妤曦的优点也不少:逻辑思维能力,工作能力,渐近线赋予她的观察力、判断力,会自我反省,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第一百零三章的总结里写了,“如果她没加入研究院,而是跑到敌方阵营里,那么研究院就要承受巨大损失了”。
  
  以赵妤曦的优点和缺点而言,如果她加入了敌对阵营,绝对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妨设想一下,倘若把赵妤曦放到张皓晨的位置上,研究院的处境会是什么样?
  
  顾庭昼和慕正光有点像,他们都比较坦诚、直率,不过,比起慕正光,他身上缺了两个关键的属性,一是对正义的向往,二是对爱的体会。
  
  ————————————
  
  【预告】
  
  第一百一十六章里写了,“下个月研究院和科学院要共同开展六项工程”,六项工程在下一卷里会再次出现。
  
  赵妤曦的志向和目标、她做的事、她和顾庭昼的关系、她和两位主角的关系,在下一卷里都会详细写到。
  
  张皓晨所在的组织、组织里的其他人,都将逐渐浮出水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