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四十六章 刘伯温!原来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中吗!【求追读!求各种票!】

第四十六章 刘伯温!原来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中吗!【求追读!求各种票!】

第四十六章 刘伯温!原来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中吗!【求追读!求各种票!】 (第2/2页)

简单来说,这套制度,说是效仿宋朝的武举,实际上是后世普鲁士军事贵族,培养军官的那套法子。
  
  在这套制度下,大明未来的勋贵子弟,想要继承爵位,就需要进入五军都督府学习,由各位沙场宿将亲自进行教导,在考核完成之后,才能够袭爵。
  
  若是失败,那便换一人再来,期间族中的爵位会一直保留,直到有人成功袭爵。
  
  袭爵之后,便是笔试与实战相互结合的授职考核。
  
  这期间不再是只有勋贵子弟参加的考核,还有从寻常人家,选拔而出的英才。
  
  考核成绩优异者,最高可获千户,最低也是跟季秋一样的七品总旗。
  
  除此以外,勋贵子弟不得在朝中担任非军事职务。
  
  若是族中子弟上进,也可派遣多位子弟进学,同样可根据考核成绩获职。
  
  武举全程,皆由五军都督府内部负责,朝中文官不得插手!
  
  像这样确定一整套完善的军官培养,晋升制度,便是季秋要做的第三件事!
  
  宋朝乃至于未来大明的衰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文强武弱。
  
  明明是国之栋梁的武将,却被迫成为了文官的依附。
  
  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因为武人没有像科举一样,稳定而又完善的培养晋升制度。
  
  再过十几年,朱元璋其实也搞出来了一套类似的军官培养制度。
  
  但紧随其后的一场蓝玉案,将大明勋贵几乎一网打尽,武人一瞬间彻底失势。
  
  待到朱元璋死后,上台的“建文三贤”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便轻而易举的废除掉了武举。
  
  直到朱棣登基后,新一代的靖难勋贵扛起大梁,才将武举恢复。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对于勋贵,打击程度远胜过“蓝玉案”的土木堡之变,直接彻底葬送了大明的勋贵势力!
  
  至此,武举形同虚设,多次兴而后废,废而后兴,成了笑话。
  
  武将自此之后,也成为了文官的附庸,再无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锐气,直至明朝灭亡。
  
  欲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先建设强大的军事!
  
  是以季秋,绝不会让大明重蹈覆辙,走上南宋的老路!
  
  但这样的局面,同样不是文官希望看到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勋贵和皇权,天生就是同进同退的关系。
  
  因为只有皇权稳固,江山太平。
  
  勋贵们手中的“长期饭票”,也就是爵位,才能够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
  
  勋贵掌兵,他们和皇权站到一起,就意味着皇权牢牢把持着军权,只敢背地里使坏的文官当然不敢造次。
  
  所以宋明两朝,文官都不遗余力的打压武将。
  
  其本意,并非是为了重文轻武,而是为了打压皇权!
  
  至于这样做所带来的国防废弛,难以抵抗外敌入侵等种种恶果,自然不在这群人担心的范围内。
  
  也正是因为这样,季秋更是要把这件事落实下去。
  
  别忘了,季秋主打的就是文官不痛快,那么他就痛快了!
  
  至于推行这个制度,会不会使得勋贵势大,难以解决。
  
  季秋根本就不担心。
  
  勋贵强盛,手握军权,就容易滋生野心,掀起祸乱?
  
  放屁!
  
  这只不过是士族豪绅编纂出来,欺骗世人的又一个谎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