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诗相 > 第八章 《酒》

第八章 《酒》

第八章 《酒》 (第1/2页)

酒,指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酿制的含乙醇的饮料,最为常见的酒是啤酒、红酒及白酒等,部分地区还流行黄酒,还有很多农家可自行酿造的米酒。小时候在农家见识过米酒的简易酿造过程,采用糯米加水存放在坛子里发酵即可,过些时日就变成家用米酒,由于工艺粗糙简单,自是无法与工艺流程复杂的白酒、酝酿多年而成的红酒相比,也不及大厂商的啤酒,不过米酒应是人类最初形成的酿酒方式,毕竟米酒的原料糯米较为容易获得,也是一般家庭可以自酿的酒。在古代,想必很多人喝的酒如同家用米酒,是比较容易获得的,那些已经享有盛名的名牌酒,其原料及酝酿工艺应有其独特之处,这些酒必然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松饮到的,就今天而言,很多酒依然是奢侈品,犹如茅台酒或一些动辄价格成千上万的红酒,尽管酒的核心成分都是化学品乙醇。从纵向维度看人类进步史,昔日的奢侈品多数会成为平民常用品,如同20世纪初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对绝大多数乡下人未知为何物的时候,毋庸置疑是响当当的奢侈品,而如今相当部分家庭都能拥有一部小汽车,不过高档车如劳斯莱斯汽车依旧是富贵阶层的专属,今日我们随处可见的酒也是如此,在先秦时期,酒酝酿技术原始致使产量极低,故多用于祭祀、王公贵族专享、宴请等重大事务,秦汉时期酿酒是官方才有的,隋唐时期官方设专职的酒坊用以酿酒,而如今家家户户都可以储存点酒备用,对于专项酝酿并且列为特供的酒,对平民来说,只知道它的传说而不知其貌。如同酒一样,很多事物都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原本只属于精英阶层的物质,也会普及至平民阶层,不过高级的依然是贵族阶层所享有,如音乐艺术,尽管平民阶层也可以从事音乐艺术事业,然而高级音乐艺术依旧将平民阶层挡在门外。
  
  在中国,酒文化可谓不胜枚举,早在东汉末年时期,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在此之前,夏朝时杜康便有了“酒圣”的美名并流传至今,后者有李白言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饮酒作为一种文化,为了增加乐趣,行酒令也随之应运而生,行酒令用乡土的话术来讲,叫做划拳或猜拳,在乡下宴请时则多见于老一辈人喜欢划拳,在城市的年轻人则多常见于摇色子猜点数定输赢,这是最为基础的饮酒文化。古书《礼记》说酒食者,所以令欢也,《汉书食物志》说,酒为百乐之长,充分在古人的眼里,酒是拿来作乐之用途,是用来助兴的,因此我们的宴席也习惯叫成酒席,“无酒不成席”正是此理。在觥筹交错之际,才华横溢的文人们自是容易借助酒兴吟诗作对一番,如王羲之在酒后留下墨宝《兰亭集序》,诗仙李白更是把酒当朋友,写下“呼儿将出换美酒”和“举杯消愁愁更愁”等名句,唐代诗人韦应物写信告诉其外甥,喝酒以慰风尘。
  
  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和烟搭配在一起作为送礼的必备品,不管大卖场抑或是便利店,各式各样的烟酒摆在货架上任顾客挑选,临街商铺中时不时设有专门的烟酒行。有人认为,碰杯喝酒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两人的感情深度,如刘禹锡与白居易初次见面时的酬赠诗“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席上的碰杯造就了这对晚年至交。散伙的宴席上痛饮几杯,古人们在送友人远行时也习惯豪饮两杯,如王维送别友人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邀请朋友光临寒舍时,可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烦闷的时候可以喝闷酒,喝酒微醉以麻痹自己以忘却烦恼。总而言之,酒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人调侃的说到,爱喝白酒的敌人多,好喝啤酒的人朋友,喜欢和红酒的情人多,也算有一定道理,喝白酒多处于生意场上且为人多有豪爽的特质,喝啤酒的多出现于同窗好友小聚时的轻松场合,喝红酒的多限于个人买醉及两人对饮且需要氛围的小居所,看似适合饮食男女之间。酒文化深深的烙印在文学瑰宝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饮酒抒怀是激发文人骚客创作的常规模式,因此在诗词中常有酒,犹如明月、春风等词,是诗词中的常客,李白劝人豪饮的《将进酒》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收到激奋人心的好消息时写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沙场点兵的辛弃疾饮酒后写到“嘴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上面提及的“酒”诗,多是出现在语文教科书里面,在数以万计的诗词中,尚有许多无法搬至教科书的经典,随机从经典诗句中择几首,且看酒在诗句中的地位及背后的故事。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是盛唐时期流行的一种曲调名,是凉州歌的唱词,也即相当于今日歌曲中的歌词,古代的凉州是今日的甘肃威武境内,是唐代的西域,唐玄宗时期,专门有官员从西域搜集了曲谱进献给皇帝,然后交由教坊谱曲,后来很多诗人都很喜欢这个曲调,再加上凉州地处边塞,故唐代很多诗人都有创作《凉州词》,尤其是边塞诗人喜欢用《凉州词》创作诗篇。以“凉州词”创作诗篇最为广为流传的是王翰的这首和王之涣的《凉州词》,从这两首最为经典的《凉州词》可以看出,他们都可以归类为边塞诗。边塞诗的主要特点是围绕边塞苍茫景象和戍边将士生活展开的,不管是王翰的这首诗,抑或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都呈现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场景,尤其记录边塞的史诗。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军营里,应该不乏饮酒和歌伎来助兴的活动,犹如今日的军事体制中留有歌乐团,常进入军营表演节目慰问将士,毕竟一大群男性长期圈在军营里面,难免要通过一些活动慰藉艰苦寂寞的军旅生涯。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尤其是战争场面,常见主帅在营帐中饮酒犒劳麾下的裨将,在出征前,元帅在指挥台进行出征的动员讲话,然后高举一碗酒一饮而尽,以鼓舞士气寓意出征胜利,在唐代的边塞诗中,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所表达的内容,有点像古装剧中出现的战前饮酒场景。
  
  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妓弹奏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前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渲染了出征前盛大的酒筵和歌妓们演奏的场景,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笔锋一转,劝大家莫要持开怀一笑的态度看为国效力而醉卧在战场的将士们,自古而来,出征的将士本就是预备马革裹尸,能活着回来是非常不容易的。王翰的这首《凉州词》为豪饮旷达之诗,而其结尾一句却悲感至极,豪迈与悲愤交织在一起,形象的描绘出边塞将士们面临战争残酷现实的即洒脱又悲愤之情,用豪迈之笔揭露战争中少有生还者的悲壮事实,呈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壮阔精神,流露出旷达的胸怀,更加强烈的衬托出边疆战士们内心深处的悲伤。人类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战争的可能性和规模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今的边塞将士,艰辛想必与古代是一致的,现在的大规模战争早已不太可能,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唐代的边塞诗拿至今日已不再有现实意义,但对于理解古代边塞将士面临的悲壮场景,进而提升人文情怀还是所有裨益的,犹如现在的世界观里面,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发生战争或者恐怖袭击,造成巨大伤亡,都持人文关怀精神,犹如诗句中写到“醉卧沙场君莫笑”,看待人类灾难时,不可事不关己的心态开怀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