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诗相 > 第十四章 《泊》

第十四章 《泊》

第十四章 《泊》 (第1/2页)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是自行车大国,人们出行骑自行车居多,而今天,城市里通勤时的车水马龙,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的堵车长龙,让我们知道,中国俨然成为汽车大国。四十年前,汽车在国内绝对可称得上是奢侈品,而现在已是大众商品,尽管是大众商品,但是它的开销也是衣食住行中较为昂贵的一项,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住”领域的开销占大头,其次便是拥有汽车的“行”范畴。人们买房或买车时,大手笔掏钱出来多是一锤定音,可是对于物业管理费和养车费用,却颇有微词,公司附近的小区门口有块醒目的告知牌提示“夜泊月保800元”,看到这块牌时,同事闲聊时轻松的说到,这里停车费还蛮便宜的,同等小区起码一千多起步,回应时说到,800元的停车费用的确不高,不过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已经普及千家万户的小汽车,很多人买起来花大手笔不觉得贵,却会对每个月千百块的停车费到有意见,觉得贵,总之很多人花大价钱买部车很爽快,到了用车时找停车场或寻找停车月保场地时,七八百的月保费或临时的停车费,却习惯性说到停车费可不便宜,或许人有一个特性,对于一次性的开销费用敏感性较弱,对于持续不断的开销费用敏感性较强,犹如买楼一样,百万积蓄按揭买楼一锤定音,每个月交物业管理费用时,能拖则拖。
  
  夜泊月保,字面意思即一个月晚上的停车费用,使用夜泊字眼是市面上很少见的现象,因为现代人习惯性说停车,泊车一般是粤语语境下的说法或是用于书面用语,因此这个说法是延续了古时候的泊船用法。泊,古代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故现代航运系统还有泊船、泊位之说,现代桥梁和汽车普及之前,人们远行的最佳交通运输工具是船运,船运就需要码头,码头供船舶停靠的位于即泊位,汽车取代船舶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后,故有些地方停车场还会延用泊位之说,这在岭南地区较为常见,或许是泊车用粤语发音符合他们的习惯。今日的夜泊,是人们用于停车,而千年前的唐宋时期,夜泊则是晚上停船靠岸的意思,毕竟黑夜里行船不是很安全,在古代,“千里江陵一日还”是个传说,因此古人远行时,需要经常停靠岸边,尤其是对于羁旅过程中的士人来说,行船旅途中是经常需要泊船靠岸的,从一些泊船的诗句中也可窥知一二。古人的乘船远行犹如今日人们长途开车,河流相当于高速公路,码头泊位相当于高速服务区,在服务区歇息时,这些羁旅生活的诗人难免不吟诗作对一番,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夜宿德江时,著有“移舟泊烟渚”,送别好友时著有“日暮征帆何处泊”,中唐诗人刘禹锡赋诗《晚泊牛渚》,晚唐诗人杜牧经过秦淮高级服务区时著有《泊秦淮》,而泊船的诗篇最具有盛名的莫过于张继的《枫桥夜泊》,和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这两首泊船佳作,值得众人共赏。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诗人张继乘船经过苏州城外枫桥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张继的历史记载较少,唯一响彻诗词史的作品便是这首《枫桥夜泊》。安史之乱前夕,张继进士及第,也即获得任官资格证,然而未能在仕途之旅中布施才华,却遭遇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内乱,这场战乱打破了盛唐的美梦,也影响力很多士人的好梦,张继便是受影响的一员。国家动荡之际,不用奔赴前线的皇亲贵胄跟随皇帝李隆基仓皇西逃,因为安史之乱主要发生在北方一带,乱局对江南的影响较小,故江南较为安定,因此很多文人士子过来避乱,张继便是在此大背景下,羁旅至姑苏(今苏州)时,正值深秋时分,乘船停泊在枫桥边,欣赏到秋夜里幽美的江南景色,夜深人静时听到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怀着无尽的愁绪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创造了旷古传诵的名作《枫桥夜泊》。这首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声名更是远播至日本,据说日本的京都建有一座名为寒山寺的寺庙,是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而仿建苏州寒山寺而成,并且喜欢诗词文学的日本文化人,多有提及张继的这首名作和寒山寺的渊源,位于苏州的寒山寺原只是千百座寺院的普通一员,因此诗声名鹊起,成为名扬天下的寺庙并流传至今发展成为游览胜地。
  
  这首诗前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景象密集,描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等三个深秋季节常有的场景,加上不眠的作者看到的江枫与渔火,两句诗中刻画了六种景象,构筑成一幅意蕴浓郁的画境。接下来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绘出作者羁旅途中辗转反侧卧听深夜钟声的情境,城外、寒山寺、客船和钟声烘托出诗人“对愁眠”的心绪,整首诗精确且细腻的叙述了乘船夜泊者见识江南深秋景色后的感受,情景交融的勾勒出作者的羁旅之愁。有才华的作词人以这首诗为蓝本,用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创造了曾经响彻中华大地的歌曲《涛声依旧》,歌词中“带走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和“能否登上你的客船”等句,显然是从这首《枫桥夜泊》化用而来,据说这些歌词是作词人甚感“江枫渔火对愁眠”让他拥有无限遐思,触发灵感后写下《涛声依旧》这首歌,殊不知此歌一经问世,与其蓝本《枫桥夜泊》一样达到耳熟能详的境地。《涛声依旧》这首歌犹如唐诗《枫桥夜泊》一样,意境深远,蕴含着作者的忧思哀愁,歌曲将古诗中的神韵意境完美的融入到现代人的口吻和情怀中,自是可引起无数读者或听众的共鸣。音乐作词人从诗词中取其意境演化成歌词,《枫桥夜泊》不是首创,更不会是最后,采用宋词作为现代音乐歌词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有些直接用宋词演唱成歌,宋词的词牌名大多是唐代教坊曲演化而来,因而宋词更易于艺人演唱,而如《枫桥夜泊》严格要求格律的唐诗,则需要作词人将诗中意境融入现代人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