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小说 > 诗相 > 第二十二章《望》

第二十二章《望》

第二十二章《望》 (第1/2页)

望,远视也,顾名思义朝远处看,是“看”的一种特殊形式,首先是远距离的看,如组词一望无垠,其次是带有心理活动的看,如组词盼望、希望和期望等,其与看的区别核心便是在于有无带心理活动,看是泛指人之眼睛能见到的,如在旅游度假区见到旖旎风景,谓之看风景,如比喻能看到对方的颈项和脊背时,我们有成语望其项背,则是带有能赶上人家的心理期望。看是广泛的状态,而望多是吸引人们的目光去注视,注视的过程中有了心理活动,如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则是典型的心理追求,古代文人采用“望”字时多是心理有强烈活动时,如在明亮的夜晚时,李白思念家乡时才写出举头望明月,张若虚想念远方的他时,写“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登高望远是古今人们几乎一致的闲情雅兴,优秀的诗词歌赋是需要作者由内而发,冥思苦想而作的辞赋诗歌顶多是文人们的练习之用,难登大雅之堂,诗词创作向来是先景后情,方能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登高望远能见到尚好的风景,因此文人骚客们喜欢登高作赋、望远吟诗,今人们登高美其名曰为锻炼身体,其更深一层次的也是借景“舒”情,为此分享几首简短诗词,领略千年前古人们“望”出来的情感几何。
  
  《野望》
  
  (隋)杨广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野望》出自隋明帝杨广之手,作为一位穷兵黩武的皇帝,受囿于传统成王败寇的评价体系,杨广在正史里面的评价颇为负面,因此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会用他谥号隋炀帝,不过从长远历史角度来看,《哈佛中国史》却从多维度称赞了杨广的功绩,主要称赞隋明帝杨广开科举和大力开凿大运河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深远。论皇帝所能推动的大工程项目而言,杨广推动的大项目如开创科举制度,开凿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三次东征高句丽等,无一例外都是对后世颇具长远影响的工程,可谓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后继的唐代,继续发展科举制度,继续开凿大运河后合称隋唐大运河,将洛阳定为东都并时不时当作首都来用,唐高宗及女皇武则天时期还依然需要东征高句丽,也即到唐代第五位皇帝时,还在推动隋炀帝杨广要推动的大项目工程,本应该是几代帝王要做的事情,杨广却一股脑的全部开拔,遗憾的也正是也因为此,他终得一个身死国灭的悲剧收场。就是这一位在教科书上抑或在《隋唐演义》里面的“昏君”杨广,却是一位颇有文采的诗人,这首《野望》便是他的代表作,别看是这么简单的一首五言绝句,对后世颇有影响,如宋代词人秦观的《满庭芳》则借用了《野望》的诗句,甚至有人认为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也有受这首诗影响,其次他的另外一首作品《春江花月夜》也被后世引用,提及《春江花月夜》,一般人都是默认为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殊不知隋代杨广早用此诗题作过一首清丽婉转的诗诗篇。秉承不褒贬政事和臧否人物的观念,杨广不管从政事上面抑或诗词文学上,都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这点来说他无疑是成功的。
  
  以《野望》为题赋诗不是隋明帝杨广的专属,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杜甫也喜欢就此题作诗,杨广作为隋朝统治阶层核心人物乃至后来登极为帝,平日里想必很少出没在乡郊野外,即使到乡野也多半是率兵出征时期,因此从诗题可想而知,这首诗大概是杨广跨马郊外,见到平日里在宫殿中见识不到的东西,激起了他内心不一样的心绪,方能留下这首唯美的佳作。这首诗开头“寒鸦飞数点”描绘了寒鸦在天空中翱翔,寒鸦飞一般是孤独和漫无目的的象征,飞数点的描写表现出鸦群的稀疏,刻画出一幅萧瑟的风景之感,第二句“流水绕孤村”,或许是作者在乡野绕过孤零零的村庄,流水通常用来形象时间的流逝,孤村代表荒凉的意象,结合第一句来看,就是作者看见一片萧瑟荒凉的乡野孤村之景。后两句“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则是情景结合之笔,即太阳即将落下时的夕阳景象,这样的景象通常与衰败结束相关,通常勾起文人们心中落幕的感伤情绪,正如李商隐所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样,望着斜阳景象,内心沉郁之情和失落的心绪油然而生。夕阳西下,斜阳落处,在古代文人特别喜欢吟咏的景象,如范仲淹写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近代伟大政治家写“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和韦庄的名句“夕阳唯见水东流”等。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大诗人杜甫攀登泰山的五言律诗,记忆中,它是曾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一首诗,因其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广为人知,今日人们攀登山峰,好像也喜欢在群山中找到最高的那座山去攀登,站在高峰顶点,环顾四周自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望岳即远看泰山的意思,东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名岱山或岱宗,古代有多位帝王到泰山山顶进行封禅的宗教仪式活动,泰山所在的山东省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的地盘,故山东有齐鲁大地的雅称,知晓这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便好理解其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即巍峨的泰山是如何的雄伟壮观,齐鲁大地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难以尽言。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写泰山自然风景,描绘泰山荟聚了千种风景,山的北面和南面分隔成不同的景象,此句表达出泰山,都在极力表达泰山之高,致使山峰南北两面不同的风景,迎着太阳这侧为阳,背面为阴,用“阴阳割昏晓”凸显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出诗人望岳产生了登顶的想法,层层白云荡漾在心中的沟壑,即将投林还巢的鸟翩翩飞入眼帘,用“决眦”表现出作者看泰山缥缈梦幻的美景时,像是着迷一样需要睁大眼睛去看。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表达的意境是让大家要学习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从这两句诗看出,诗人登上高高峻的泰山后表现出来的心胸气魄,犹如这两句诗所言,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攀登高峰后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句诗也引领现代人,享受攀登高峰后可俯视一切的快意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